崇祯十五年七月五日。
由于河南府的各项事宜都已经交代完毕,刘博源并没有急着赶回榆林,而是准备到陕西各州府巡视一遍。
首先第一站自然是西安府。
得益于渭水的便利与各种水利设施,西安府种植的各种农作物,并没有受到干旱的影响。
田地中种植的水稻,绿油油一片,长势十分的良好,预计再有个把月的时间,便能大获丰收。
还有种植的春小麦,也是逐渐变成一片金黄。
风吹麦浪,一股清香之味扑鼻而来。
田间劳作的百姓们顶着烈日的照耀,早已是汗流浃背,脸露疲惫之色。
当看到这些长势良好的农作物时,百姓们皆是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百姓们就是这么淳朴,要求的也并不高,只要能吃饱穿暖,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当然了,百姓们也十分清楚,若是没有榆国公实施的这些仁政,他们怕是依旧处在饥寒交迫的日子,不知下一顿在何处。
对于榆国公的恩德,百姓们自是记在心里,也表现在行动上。
几乎家家户户都立有榆国公的长生牌位。
一些村子当中,甚至还将榆国公的长生牌位请进了宗祠里,以供香火。
还有的一些村镇中,都为榆国公建庙立像,以供保佑。
榆国公的恩德,比之皇恩都要大。
也许榆国公起兵造反的话,百姓们都会毫不犹豫的支持与跟从。
足以可见,榆国公在百姓们的心里,是有多么重的份量。
........
巡视完西安府后,刘博源第二站便来到了汉中府。
汉中古称南郑、梁州、兴元,是大汉王朝的发源地。
在汉中府境内,也同样有一条贯穿汉中府的河流——汉水。
汉水接连长江,水资源自然十分丰富,这也使得汉中府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汉中盆地,更是著名的粮仓之地。
正是因为有了粮仓之地的支持,当初的先秦才能逐渐壮大,而后伐灭六国。
同时,汉中府的位置也是十分的重要。
顺汉水而上,可以直抵湖广;往南而下,可以攻占四川,当得是战略位置。
汉中府夏种水稻,冬种小麦。
这个时节,田间的水稻已经逐渐成熟。
望着那稻尖挂满的稻穗,百姓们露出了欢喜的笑容。
今年,终于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刨除所交的两成租子粒后,百姓们终于能过上一个丰收年了。
这一切的来源,皆是榆国公所带来的。
待丰收了之后,定要去庙里好好拜一拜榆国公,保佑榆国公长命百岁。
........
巡视完汉中府,刘博源又前往了凤翔府、巩昌府、平凉府等地。
田中所见的一切,皆是一片丰收,百姓们更是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就算在临洮府、洮州卫等贫苦之地,也种植了大量的红薯与土豆,产量也是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