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古穿今,长公主她理科超神 > 第309章 破绽

第309章 破绽

不该问的别多问。

丑国国家点火装置围绕nif建立了近60个诊断系统,x射线,光学,核物理。

nif上的首要目标即驱动一个充02g的dt燃料的低z靶丸内爆,采用的方法为间接驱动,由此实现聚变点火,产生热核燃烧净能量增益为5-10(聚变产额/驱动激光能量)。外壳密度约为1000g/3,面密度pr~15g/2,包围一个低密度热斑,温度为10kev,pr~03g/2。

而实现这些条件需要精确控制激光和靶参数,确保混合烧蚀材料低绝热,实现高聚集性的内爆。大多数参数的独立实验已经实现了内爆及燃料压缩条件的80-90,尽管不是同时。核产额低于模拟数值的3~10倍,a控制范围也是同样的数值。

陈灵婴看着电脑屏幕里的模拟装置,眼睛微微眯起,看似“天衣无缝”找不到任何改进地方的点火装置。

虽然它有很多很多只要对核物理略有涉及的人就能看出来的缺点,但是这些缺点,没有人能够解决。

而没有人能够解决的缺点就像是玉镯子上面的乌鸡点,所有人明明白白地看见它,但是不好挖开,也不好在上面用金线修饰。

这会破坏镯子本身的美感。

黑色水性笔在草稿纸上照着电脑屏幕里的图片描画了一张,笔尖在一处停下,

丑国国家点火计划采用间接驱动的方法,将充dt燃料的靶丸被放置在高z金属柱腔内部,通过将激光驱动能量聚焦在辐射腔内壁转换成x射线以实现内爆驱动,入射激光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被调制,从而将dt燃料制造成~1000g/3的外壳层,包围低密度的点火热斑。

这是14年时候的资料,而能被陈灵婴看到就说明丑国至少已经更新换代这一批,尽管目前应该还在使用间接驱动的方法。x33

陈灵婴在这一处地方画了一个圈然后做了个记号。

丑国得到的资料应该是她利用拓扑结构做出了核聚变相关的实验,并且实验成功了。

那么

将控制热斑中心温度的原理和拓扑结构联合在一起。

骗过丑国。

当热斑中心温度达到10kev,面密度到达03g/2,约等于a粒子截止范围,当内爆燃料面密度达到15g/2时,热斑即保持足够长并通过a加热达到几十kev。为实现这样的面密度和热温度的条件,需要经历低熵过程,高聚集性球对称内爆(-30-40)。这需要精确的控制激光脉冲和靶型,平衡各种内爆参量的速度(v),绝热过程(a),热斑形状(s),绝热燃料混合()。

事实上点火装置已经独立实现了部分指标,但并非同时。热斑压力比预计值低2~3倍,混合速度比预期值低。

所以新的拓扑结构模型能够使得点火装置同时完成全部指标。

陈灵婴停下笔抬起头,身子往后一靠。

其中y13-15v为能量峰值处于13~15v的未散射中子产额。

dsr约正比于dt燃料面密度,itfx与广义劳森判据相关联,itfx=1定义为能量大于1j的产额值为50。

冷冻多层靶中子产额与dsr之间的关系图。

在2012年,第四脉冲(图9)的上升沿变缓,产生一个高压缩低熵的内爆,第四脉冲的长度被展宽后,使dsr值变高,并使itfx增加至01。

陈灵婴轻笑一声,如果是这样的话,( )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