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元元看了看萧珏,问道:“我问你,这一批棉布出货上市,你准备怎么定价?”
萧珏略略思忖了一下,道:“棉布虽然不如丝帛顺滑,却比麻布好上不少,一来比麻布结实,耐磨损,二来也比麻布保暖。
咱们布庄上的麻布价格是每匹一百四十文,若是同等的棉布……我认为至少要定价在每匹五百文,才能收回成本。”
肖元元点了点头,回道:“可是,我们铺子里最差的丝帛,每匹价格也才三百多文,若我们的棉布价格比丝帛还要高,谁会去买呢?”
萧珏顿了一下,道:“可是,成本放在这里,这棉花还是我们自已种的,倘若这棉花从吐谷浑运过来,岂不是成本很高?”
“未必!”肖元元开口道:“我们之所以成本高,是因为我们的地里长不出好棉花,吐谷浑的亩产比我们高啊!就算加上运费,也未必比我们自己种出来贵。”
萧珏想了一下,道:“你当真准备下一步做着棉布?”
肖元元点了点头,回道:“我老师曾经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本积累,大都是从纺织业起家的。若是把这一批资本全都掌握到我们手里……”肖元元的眼中亮亮闪闪,看起来甚是兴奋。
萧珏顿了一下,道:“恕我直言,我实在看不出这小小棉花对我们商行有多大助益。”
“那是因为规模小,”肖元元顿了顿解释道:“俗话说:‘杀头的生意可以做,亏本的生意绝不能做!’
你放心,凡事只要形成规模化,便可成为一种趋势。把一车棉花从吐谷浑运到大兴城,无论怎么定价,我们都是亏的。
可若是一个商队呢?若是十个商队呢?甚至是上百个商队呢?
批量化可以让他们种植成本降低,运输成本降低,进而,我们的进货成本也会降低。
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育种——
棉花只长在吐谷浑对我们来说不是好事,我们必须培育适合中原气候的棉花种。
自然,我知道育种很难,少则五六年,多则十几年,但没关系,这一段时间棉布利润大可以分给棉花产商,我们要不遗余力的去向吐谷浑一部收购所有棉花,只要我们不亏本,撑到棉花可以大量产出的时候,就是我们大赚一笔的时候。”
萧珏看着兴奋的肖元元,情绪也不由得被感染了,但还是保持着一分理性,道:“可是,毕竟物以稀为贵,若如元元所说,到时候我们手上这么多棉布,价格肯定也定不了多高,怎么赚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