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王又称王 > 第161章 为你摘王冠

第161章 为你摘王冠

儿孙自有儿孙福。

命里只有八斗米,走遍天下不满升。x33

大道理说不出来,唯愿儿子能飞得更高。又担心,哪天万一摔下来!

好在对他还是比较有信心。

孤军妈妈心里直打稿。

唠着念着纠结着这会,正赶上乡邻几个话事的宗亲挨家挨户抄人头准备续族谱,有四五十年没更新了。

一个长辈,坐在屋里,拿出旧族谱,翻出陈芝麻烂谷子,扯到许多家族事。

空山寺南面山麓,静静地卧着一个小村庄,叫朱家八湾,就是孤军的祖居所在地。

据老族谱记载,清光绪年间某天清晨,进士。时为湖北知府训导的朱华衮大人(号荣于庠,字世臣,生于1801,卒于1878年)回乡站在自家门口,看见一道紫光,从空山寺山顶直直射向山南5、6里外的一个村头。

训导大人于是决定去紫光照射之地买田置地,兴建庄园,汇聚吉祥瑞气。

当时那个村叫王家湾,村里多为王姓族人。庄园建在了村北头,三、四十间房屋,后背靠山,门前修了一汪水塘,筑起高大的围墙自成一体。

每年过年,同兴店唱戏,都是借用庄园东西两幅大门搭建戏台。

庄园建好后,训导大人提议湾名改为朱家湾,遭到村里王姓族人集体反对。官司打到县里,县太爷犯难了。

一方面村子原本就叫王家湾,朱大人属外来户,虽然圈了半个湾子,但改成朱家湾于理还是有点说不通;另一方面朱大人为知府训导,官职比自己大,地位比自己高,不给点面子也不行呀。

于是县太爷采用折衷办法,定名为“朱华衮王湾”,直接以训导大人名字命村名,而且还放在王家湾前面,同时也照顾到王姓族人诉求,可谓两全齐美。

道光巳卯年六月11日其生子取名尚德,号玉泉,官至翰林院大学士。

六十年代,孤军就出生在朱华衮王湾,为朱华衮滴亲第七代后人。

宗亲说孤军太爹在乡里外号叫“白胡子老头”,十里八乡留有他两个传说。

一是灾荒之年,但凡谁家没有吃的,就找白胡子老头去。

不管是谁,进到屋里没有放空的出来的,多多少少都会给些吃的口粮让人带回家。

还有一个就是,逢热集,早晨上同兴店赶集,穿皮鞋的人绝对不允许超越过他,走到他前面去。

但是,穿草鞋的,或者打赤脚例外。

他说穿草鞋的、打赤脚的人,那都是种田人,早上赶集买点东西,就得急着赶回去下地干活,他们超过我,走到前面去没有问题。

穿皮鞋的,那都不是种田人,他们急什么?凭什么走到我前面去!

同兴店为乡村集市,逢单日子为热集,逢双日子为冷集。热集清晨开市,八、九点钟,人就走完了。

“在外面好好干,不能动歪脑筋,可是莫坏了祖先留下来的好名声。”

听讲到这茬,孤军母亲骄傲地提醒一句。

“你伯是世道变了,要不是他也不得了,那日子就读大学,还去当兵打了几年仗,整个县里都没几个像他一样读了那么高的书的人!

可是到头来,被人整回来种一辈子田…塆里那些大字不识的老几,动不动今天这个唾弃他,明天那个辱骂他,整天不管搞么事做么活路。总是净被人欺负,他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她滔天幽怨的眼神中惋惜泛滥。

“妈,你放心,伯冇完成的事业,我来接着做,他失去的,我为他全部找回来!我身上血管里流淌着他的血液。”x33

孤军咬咬牙,无比坚定地看着她。小时候,那种场景他见过无数次。

后来,在他幼小的心灵萌生出一个巨大的愿望,总想着将来等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出人头地。

然后,把欺负过父母的人全部喊到眼面前来,排好队,从头到尾,依次给他们每个人重重的扇一耳巴子。

以解心头之恨,排出一直积压在肚子里的一口恶气!

因为家庭出身不好,一顶高帽子压了孤军一、二十年,虽说摘帽好几年了,他被打压怕了。

所以,进城打工,索性按老家土话,用了个音同字不同,改名为孤军。

早上起来,孤军站在门口,朝气蓬勃斗志昂扬!抬头望天,天空湛蓝惠风和畅,草木淡定从容。

为了您,还有你,还有你,一定要把王冠摘下来。他回头望了一眼屋内,又望了望远方,万丈雄心暮然升腾。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