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笑着道:“大道三千,不能全是读书人,还得有三教九流呢,工匠,商人,走卒,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芸芸众生,道不同,不相为谋,但大道三千,走到最后,也是殊途同归。”
见黎阳还是不太明白的样子,便耐着性子解释道:“这么说吧,读书人的先生只有一个,那便是至圣先贤,但我道家不一样,我道家有三清道祖,在九天之上,还有我道家三座祖庭道场,就跟佛家一样,西方佛家的极乐世界,我道家的三清世界,是一个道理。”
黎阳总算是明白了点,便笑道:“那你这么跟着我上去,算不算背叛了道家的理念,你要是不当道士,当一个剑客,我觉得会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读书人。”
白鲸两拇指弯曲,敲了黎阳一下,佯怒道:“说什么呢,以后不可再说这样的话。”
黎阳哈哈笑着,一步走了上去,头也不回的道:“你是一个披着道士传承的读书人,不要骗自己啦。”
白鲸先是愣了愣,随后神色舒展开来。
是呢。
可惜他生在龙虎山,此生都只能是龙虎山的人,但这,好像不影响自己学习其他的学问吧?
这么一想,白鲸的心情也瞬间愉悦起来。
他看着走在前面的黎阳背影,曾几何时,这还是一个刚刚到他肩膀的少年郎,这一路走过来,几乎就快要和他持平了,消瘦的身体也有了几分挺拔。
黎阳忽然回头,问道:“听说书山有一座藏书阁,记录了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所有文献和事迹,我想去看。”
白鲸嗯了一声。
两人默默的走在山路上,这汇聚了天下最为顶尖学问的圣地,在他们二人踏进来之时,竟看不到一个读书人存在,像是踏入了荒山那般,在山脚还能看到书山的巍峨,云遮雾绕,神圣非凡,走进来竟宛如进入了另一方世界。
飞禽走兽,在山路两侧随时可见,飞鸟虫鸣不绝于耳,一刻也未曾停息。
这时,一个挑着干柴的渔夫从山上走了下来,和黎阳与白鲸碰了个正着。
渔夫腰间挂着一个鱼篓,里面金光灿灿,该是钓到了一尾大锦鲤。
渔夫脸上带着笑容,边走边念叨着什么,黎阳仔细一听,骇然发现,这其貌不扬的渔夫嘴里竟然说出了大道之音。
难道这是个隐藏的大儒?
黎阳赶忙迎了上去,问道:“大叔,你是这儿的学生吗?”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渔夫哈哈笑道:“公子说笑了,我就是这山里面的一户人家,靠打柴钓鱼为生,哪里算得了先生。”
“那你刚才说的那些话,怎么会有大道道韵呢?”
黎阳一阵迷糊,难道书山上的人都是这种知晓大道道理的绝世天才?可他怎么看,这渔夫都不是修道之人啊,就是个纯粹的百姓。
渔夫也不藏着掖着,指了指山路的一个拐角,道:“你顺着那条岔路进去,有个穿蓝布衣的老先生在那里钓鱼,我刚才念叨的话,就是从他那里学来的,被我编成了顺口溜,每天唱一唱,身体倍儿好。”
似乎,这里面的人,并不晓得这书山是大夏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