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是形体,态是姿态。望形态是通过观察患者之形体胖瘦强弱及动静姿态,以诊断疾病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望诊。” 见两人说了这么多,陆轩也是忍不住接话道:“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内外相应的有机整体,形体强弱、动静变化均与脏腑精气盛衰及气血运行密切相关。 内盛则外强,内衰则外弱。 脏腑阴阳气血失常可表现为形态的异常,以此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不同的形态又能体现体质的差异,提示某些疾病的倾向性和证候的特异性。 望诊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但比起脉诊,望诊可能会受到的干涉比较多,同样的症状出现在不同人的身上,意味着的病症并未绝对相同。 对有些人来说,他可能身体是健康的,没有任何病症,可对有些人来讲,他身体可能就出了问题,有可能是肝脏,也有可能是肾脏。 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地方的人,也会对望诊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想要将望诊应用于实际之中,需要大量的临床经验,而且最好结合脉诊和舌诊的结果继续判断,而并非单靠望诊。 望诊有时候辨证准确,可有时候就很难说了。” 听到这里,季修文其实有些疑惑。 他跟陆轩可谓是从大学就开始认识的,两人没见过面也就是毕业后的那半年时间了。 半年时间,陆轩能积累多少临床经验。 要说临床经验,其实陆轩并不会比他多多少。 可就是这样一个情况,两人的医术却是有着天差地别。 一个只是刚毕业的实习生,一个却已经可以被称之为杏林圣手了。 这差距之大,说出去恐怕都没人会信。 也就是陆轩不知道季修文在想什么,不然怕是想说。 他的临床经验的确不多,可心声多啊! 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放谁身上谁都能成为中医领域的妖孽。 这些药材,什么样的病症没见过? 说到这里,怕是全世界所有中医联合起来,也没有它们的经验丰富。 三人没有多聊,陆轩说了一句后就回过身去,继续给下一位患者诊治。 这次倒不是年轻人,而是一位看起来有六十好几的大爷。 老大爷笑呵呵的,不过脸色有些不太好,跟在他身后的应该是老大爷的妻子,一位同样六十出头的老奶奶。 老大爷来到陆轩跟前坐下后,便是把手伸到了陆轩跟前。 陆轩面带笑容,将手搭上大爷的脉搏后,问道:“大爷哪里不舒服?” 大爷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陆轩搭在大爷的脉搏上感应了一会,原本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不见,眉头也变得紧锁,按在大爷脉搏上,略显松散的手指直接用力按下。 陆轩眉头一下子皱的很深,让原本还有些轻松愉悦的气氛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张广礼也看出了不对劲。 不怕西医笑嘻嘻,就怕中医眉眼低。 这句话,可不是说笑的。 能让一名医术高超的中医皱眉,足以说明患者的情况有多严重了。 “陆医生,怎么了?”张广礼赶紧问道。 “你来看看。” 陆轩没有说,而是将位置让了出来。 张广礼虽然疑惑,可还是将手搭在了大爷的脉搏上面。 过了一会,张广礼脸色一沉。 “怎么样?”陆轩问道。 张广礼皱了皱眉头:“手脉寸、关、尺浮取俱洪大有力,如同太阳病脉象的浮,少阳病的弦一样,脉搏洪大、强而有力,这是阳明病的专属脉象啊!” “对。” 陆轩点头应道:“伤寒三日,阳明脉大。“伤寒三日”,三日为少阳主气之期,现在出现了“阳明脉大”,脉大是脉象强而有力,是阳明病的专属脉象,如同太阳病脉象的浮,少阳病的弦一样。如果脉又浮又大又弦,说明是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并病。 陈修园认为,本来病宜乘其气而枢转外出,今现脉大,说明已转属阳明,而邪归中土即无所复传,是不能从少阳之枢而解。 不过,大爷的脉象却不知是如此,张院长可以用力按压试试就知道了。” “怎么可能?” 张广礼不信,他按照陆轩说的用力按压着大爷的脉搏,过了一会,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心中顿时一惊:“这……” “手脉寸、关、尺浮取俱洪大有力,但沉取则空乏无力,表现暴出之象,幸未至于数。”陆轩吸了口气,微微有些庆幸。 洪与伏对,浮之最着者为洪,水面上波翻浪涌;沉之至隐者为伏,石脚下迹遁踪潜。 洪:洪脉胀兼呕,阴虚火上浮。应时惟夏月,来盛去悠悠。 经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呕,初起为寒,郁则为热。 经曰:“诸逆上冲,皆属于火。”阴虚阳盛,脉多洪。惟夏日应时。 濒湖曰:“拍拍而浮是洪脉。” 《素问》曰:“来盛去衰。” 浮大稍数,滑利带长,来盛去衰,举按来势充盈有力,去势衰减。 《医家正眼》:洪脉极力,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 按洪脉体状宽阔盛大,似洪水之波浪,来势汹涌盛满,去势其力逐渐衰减,势缓力弱,满布指下。 而洪脉有什么特点? 其一,洪脉上搏时,浮大满指,来盛充实,状如洪水之波,下降时,似回落之波,力势衰减,波幅平坦而长,且兼滑数之象。 其二,轻触中候,充盈有力,具有浮大实的特点,脉之形体清晰可辨,沉按衰减而无力,趋于大而平缓之象。 其三,平人两手寸、关、尺各部之脉见洪大,其位浮势盛,过于平脉。但无病理之状,均属生理脉。 洪有力,此为太过,洪大无力,此系不及,多由心气虚乏,或为伤阴致虚造成,多见久病体虚,失血脱液,泻痢日久,烦躁不安等。 若浮取则洪,重按全无,或阔大无根,无神者,乃阴气脱绝,孤阳泛上,气不归元之故。可致亡阴证,或真元脱绝之候。出现高热大汗,烦躁口渴,咳唾吐泻,失血虚劳等症。 这些内容,无不说明洪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