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公司总经理兼钢铁厂厂长唐廷枢,将到怡和公司担任总经理。新宁公司设在广州北郊的钢铁厂,也将卖给怡和公司。”
杨烜的话,有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新宁公司第一大股东,本就是暨南军政府。而王妃伍菡,也就是伍崇曜的女儿,也曾在新宁公司资金紧张的时候,雪中送炭,注资十万两白银,成为新宁公司的大股东。
更何况,新宁公司的技术,并非公司独创,大部分都是在杨烜的指导下发明的。杨烜并没向公司收取专利费,要新宁公司转让技术,也是理所当然。
周锋当然不敢违抗杨烜。实际上,和黑旗军、军政府一样,新宁公司高层也以广东人为主。周锋自己也是广东人,便忍不住提前亮出了公司底牌:
“越王一向高瞻远瞩,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为了军政府的大局,新宁公司自然应该转让技术给怡和公司。既要转让技术,何不合并公司呢?
“两家公司合并后,资金、技术、人才合而为一。日后,不管是与洋人展开商战,还是集中力量制造更为先进、更大规模的工业品,都更有把握。”
此言一出,唐廷枢眼前一亮,颇感心动。
倒是伍崇曜颇存顾虑。杨烜入主广州后,伍崇曜身为杨烜岳父,自然备感荣耀。但工商建设需要大笔钱款,军政府同样缺钱。
告^在线免。费阅&读!
“第二,新宁公司由军政府控股,个人投资占比少。怡和公司由伍氏控股,个人投资占比多。我国一向官强民弱,若强推合并,新公司的控股权必将掌握到军政府手里。
“到时候,怡和公司股东会感到心寒,那些有志于投资工商业的绅士,也会望而却步。
“第三,当今世界强国流行重商主义,主张自由竞争。两个公司总归比一个公司好,彼此互有竞争,避免店家欺客,停滞不前。
“第四,广西乃边防重地,需要军工企业支撑边防。日后,咱们必要在云南、贵州、越北用兵。有新宁公司在广西,对日后大局大有裨益……”
杨烜这番言论高瞻远瞩,伍崇曜与周锋无不佩服。他们反而谦虚起来,各自退让。
伍崇曜说:“我们广东商人虽有资财,却并不懂得如何经营企业。如果两家公司合并,即便由军政府控股,我们也乐得当甩手掌柜。如果不合并,我们也欢迎新宁公司以技术入股怡和公司,指导公司运营发展。”
周锋则说:“越王为大局着想,实非我等所能及。这次技术转让,我们一定倾囊相助,决不藏着掖着。按越王所说,我们还是不合并为好,但不妨交叉持股,既合作,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