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帝国主义外交用语,令杨烜感到非常反感。他打断了布尔布隆的话,冷冷说道: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革命军不会威胁法国在上海的商业利益。相反,如果我们占领了上海,将会采取更加开放、更加友好的立场。我们会鼓励工商业,积极学习西方文明,建立一个高效廉洁、开放包容的新政府。
“譬如法律方面,我们已在岭南实施新式法律,所用法律便师承法国的大陆法系。怡和公司与法国商人在军火、医药、丝绸、茶叶等方面也有着密切的合作。
“敝人非常崇敬贵国的拿破仑一世,他打败反法同盟,颁布《拿破仑法典》,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为重建中法之法的友谊,我们愿意归还俘虏的两艘法国军舰,包括舰上的火炮、官兵。
“作为交换条件,法军不能反对革命军在上海地区的行动,不应再扩大事端,挑起战火。此外,为避免此种悲剧再次发生,法国军舰不得自由停靠中国通商口岸。”
外国兵船自由依靠通商口岸,严重侵犯了领土主权和国防安全。细究起来,实因满清官员糊涂、无能,以致于酿成此种弊政。
英国人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并不奢望能在各个通商口岸停驻军舰。
在南京条约谈判时,清朝代表耆英就向英方明确提出:“和议既定,永无战争。所有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止可货船来往,未便兵船游弋;
“其五处之外,沿海各口,及山东、直隶、奉天、天津、台湾诸处,非独兵船不便往来,即货船亦未便贸易。均宜守定疆界,以其永好。”
英国代表璞鼎查故意淡化这个问题,声称英国兵船只留“数只常行往来,以为管理货船”。
耆英在满清贵族中向来以通晓“夷务”知名。为了早定和约,他故意回避这个问题,向朝廷建议英国在华“酌留兵船”问题,“由地方官查看夷情,相机妥办”,把此事推给了地方官。
塔读@点&~为@:塔读小说APP
杨烜脸上露出喜悦之情,对一旁惊疑不定的包令、布尔布隆说道:“两位公使,洋枪队大败。上海道台吴煦,联合上海士绅杨坊等人,已向革命军递交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