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大家既然都是读书人,岂不闻明末大儒黄宗羲早就有言,‘天下为重君为轻’、‘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若大家真的以天下为重,真的心怀天下苍生,就应该弃暗投明,不要再抱残守缺,怀什么忠君、节义之念。何况,现在革命军已经完全包围了湘军,多隆阿北遁,鲍起重伤被俘,诸位已经无路可逃。
“大家都与革命军打过不少战,知道革命军的厉害,也应该知道革命军一向善待俘虏。这一次,湘军已经陷入绝境,插翅难飞。
“复兴会诚心招降大家,大家何不顺势投降呢?早日投降,便能早日得到复兴会的重用。假若困兽犹斗,只会增加湘军伤亡。
“从已经投降的湘军官兵来看,湘军士卒乐于投降,不想白白送命。大家何不遵从士兵们的想法,尽早投降呢?”
张裕钊还想分辨,却被曾国藩制止住了。
曾国藩一介书生,草草创办湘军,却一战得名,最终在历史上平定了太平天国。所谓誉满天下者,毁亦满天下。曾国藩严于杀贼,被后人冠之以“曾剃头”的诨名。
其实,曾国藩很早就意识到了融洽军民关系、善待敌军俘虏的重要性。
譬如,曾国藩曾亲自创作了《爱民歌》,要求湘军时时传唱。《爱民歌》堪称湘军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有:
“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第一扎营不贪懒,莫走人家取门板,莫拆民家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再如,湘军后来大量俘虏太平军,杀俘、虐俘问题随之而来。曾国藩又创作《解散歌》,教导湘军善待俘虏,歌词有:
“往年在家犯过罪,从今再不算前帐。若遇胁从难民归,莫抢银钱莫剥衣”、“第一不杀老和少,登时释放给护照”、“第四不杀打过仗,丢了军器便释放”……
只是,湘军初以师生、同乡为纽带,尚能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到后来,经历过多轮扩军,湘军各部都陷入了扩军、打胜仗、抢劫、军纪败坏、裁兵、募新兵、扩军的怪圈。
现在,经历过接连惨败,湘军精锐如楚军、吉字营、霆字营、水师等,要么投降,要么全军覆没。残余湘军纪律已经彻底败坏,完全丧失了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