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的第一天,杨烜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家人。国宴上,他得和很多人应酬,得空回家时已是晚上八点了。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一对儿女难得参加一次国宴,亦难得在晚上出一趟皇宫,十分兴奋,离开金陵宾馆时还有些依依不舍。他们两个趴在马车窗户上,好奇地看着大街上的煤气灯、商店、马车。
南京是帝国的首都,也是帝国的门面。南京市委正在大力推进“新首都计划”,城市面貌在短时间内焕然一新。
首都已经取消了宵禁,商户可以彻夜营业。南京城墙所有城门全时敞开,商民出入城门不受盘查。即便这样,各处城门依然拥挤,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经请示,南京市委在拓宽城门的基础上,又在城墙上增开了二十个出入口,方便商民居住生活。南京与广州、上海一样,成为一座“城防空虚”的城市。
最令杨蹈、杨越这对儿女好奇的,是主干道上的煤气灯。煤气灯顾名思义,使用煤气做燃料,亮度较煤油灯又亮出许多,把大街照得亮如白昼。
煤气可用煤炭加工产生,中国虽然缺少石油,却盛产煤炭。因此,帝国的煤炭产业较石油产业规模更大。
回到宫中,立即有保姆迎接杨蹈、杨越,准备带她们洗漱、睡觉。杨烜仍以天王府为皇宫,待紫金山政务区建成后,皇宫也将迁往那里。
杨蹈已经四周岁,稍微懂事,十分配合。杨越还不到三岁,挣扎着想和父亲玩。杨烜很疼爱这个女儿,她似乎很有慧根,会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仔细一想,却又颇具道理。
这晚,她不愿跟保姆去睡觉,对杨烜撒娇道:“父皇,我不想走,我想多看你一眼。”
杨烜怦然心动,忍不住把女儿抱了起来,说道:“我也想多看你一眼。”
塔读@告^在线免。费阅&读!
杨烜事务繁忙,平时还是伍菡带孩子时间多些。她对儿女管教颇严,杨蹈、杨越颇有些怕她。
于是,夫妻两个回房休息。久别重逢,恰如干柴烈火,一碰就燃。杨烜略一洗漱,就和伍菡相拥而卧,巫山云雨,妙不可言。
事毕,伍菡伏在杨烜身上,甚是满足。想起分离之日,她不无哀怨,说道:“我原本以为,你会在中秋节时返回京城。没想到,你在前线一直呆到了10月份。”
杨烜抚摸了下伍菡的额头,说道:“前线事情多,我放心不下,一直等到大事已定,才赶回了京城。冯可钦还留在湖北,要等攻下武昌后才能回来。
“这些天来我不在,你又要主持国事,又要处理家事,真的是难为你了。不过,你还真有两下子,既能把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又能把儿女管教得服服帖帖。特别是后者,连我都自愧不如。”
伍菡笑笑,说道:“普天下做父母的,无不想管好儿女。我哪有什么本事,只不过是不敢溺爱他们,在他们身上投入的时间更多罢了。
“刚好你也回来了,我有件事得和你商量商量。杨蹈现在四周岁了,家里请了师傅给他开蒙。再过两年,他也该上小学了。你说,我们是继续找师傅给他上课,还是送他上学校?”
杨烜略一思索,说道:“请师傅给他上课,不如送他去幼稚园。现在这位王师傅,算是博学多才,中外兼修,也教蹈儿快一年了。看效果,倒也算不上特别卓异。”
伍菡拍拍丈夫的胸口,打断了他的话,说道:“小孩子才开蒙不到一年,能看出什么?你也太心急了,恨不得一口吃成胖子。”
杨烜笑道:“哪个做父亲的不望子成龙?咱们这种人家,又不是普通人,如果儿子不聪慧,不说家门不幸,国家也要蒙羞,老百姓也要跟着遭殃。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我在想,不如送蹈儿到育英幼稚园去,那园里都是革命军高级将领家的小孩。蹈儿到了育英幼稚园,平时有了玩伴,对他的成长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