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他的阿柠,一起吃着金丝枣,享受着此刻的安宁、甜蜜与幸福......
-----------------
与竹青院的甜蜜不同,近日皇宫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令文武百官们颇为头疼。
宫中来了一位能够炼制丹药的道士,道士姓韩,是景元帝从嵩山道观请回来的得道大师。景元帝封他为大齐国师。在皇宫中给他建造了一座可以炼丹的宫殿,取名长青殿。
这件事要从五日前说起。
五日前,皇后去了一趟嵩山的清远道观,在道观中得知,得道大师韩大师游历归来,遂从他手中求得几颗丹药。回宫之后,她把丹药献给景元帝。景元帝服用过丹药之后,只觉浑身舒畅,就连每日的房事也有了乐趣。
景元帝大喜,决定亲自去清远道观求药。从道观回来,带回来了韩大师。
长青殿中,地板上画着一个巨大的太极。太极的正中间,摆放着青色的丹炉。一位身穿道袍,仙风道骨,道貌岸然的道士。正坐于丹炉旁边,双手合十,虔诚的炼着丹药。
这一炉丹药总共七七四十九颗,需要十日时间。自从国师开始炼制丹药,景元帝便做起了长生不老的美梦。他无心国事,每日不是在长青殿中看国师炼丹,便是与国师讨论长生之法。
文武百官每日上奏的奏折,各地方赋税情况,自然灾害,土匪烧杀抢掠等等,各种各样的国事让他烦不胜烦。
于是他把太子叫到御书房,说道:“太子,你年纪也不小了,参与政事也有几年。朕决定从今日起,让你辅助批改奏折。所有的奏折由你先批阅一遍,有拿不准的再来问朕。”
太子内心狂喜,他的母后当真帮他办了一件大事!景元帝的软肋就是长生不老,永葆青春。父皇沉迷于长生之法,朝堂之上,今后不都是他说了算?!
他的想法很美好,然而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的,便是慕容丞相。早朝上,景元帝宣布今后的奏折由太子统一批阅,批阅过后再交由皇帝审阅。慕容丞相站出来说道:“皇上,不可!”
紧接着御史大夫,尚书大人等一大批官员,纷纷跪在大殿上请命,“皇上,万万不可!”
太子回头看到跪倒在大殿中的一批官员,默默地在心里给他们记下一笔。他攥紧双手,恨恨地发誓,凡是阻止他登上高位的人,他一个也不会放过!慕容丞相,就从你开始。既然拉拢不来,那就毁掉!
于是他开口说道:“父皇,他们说的也有几分道理,炼丹的确没有国事重要,儿臣也没有能力辅佐您。”
听到太子的话,龙椅上景元帝怒不可遏,“你们......你们一个个竟然如此顶撞朕,质疑朕,都以为朕老了是不是,朕说话不算话了是不是?来人,把慕容丞相、尚书大人、御史大夫拉出去杖责二十。”
“是。”从大殿外面冲进来几名御林军,架起三人急匆匆向殿外拖去。不一会儿,殿外便响起了闷棍声,和两位大人的哀嚎声。只有慕容丞相强忍着没有喊叫,然而还没挨几棍,他便坚持不住晕了过去。
还跪在大殿中的文武百官默默地站起身,走回原位站好。开玩笑,要知道能站在金銮殿上的官员,年纪都已经不小了。要是挨上这二十大板,还有没有命在都不好说。命都没了,劝谏有什么用。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还是慢慢来吧,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