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长老的故事,特别难讲。 一个知晓一切的人,他的故事要怎样才会变得生动有趣呢? 别说别人看不穿他,就连我这个作者都看不穿他。 好像不是我在创作故事,而是心里有人在教我写故事。 “对,就这么写,写漂亮点。” 写书写到最后,作者已经说了不算,而是要按角色的意志。 这不禁令我思考,他到底有什么意图呢? 一直是藏在我心里的一个问号。 他几乎是一路走,一路赢。 而且路途中布满层层迷雾,叫人不敢说完全看透了他。 他几乎是再造了一个乾坤,却叫人觉得如履平地,好像什么事都没办,又把什么事都办成了。 好吧不吹了,说回剧情。 却说袁罡风与紫微圣主,叫敖武的会面。 紫微圣主疑虑之间,忽而问他:“可有字否?” 袁罡风止住脚步,回答:“无字。” 此时的他,尚叫‘袁岚’,且年纪轻轻,还未有人赐字。 紫微圣主有心赐字给他,想想又觉不妥,要是赐字,则对外表示承认这层关系,多了一层师徒缘分,将来若是翻脸,不好对付。 况且他何德何能,仅仅是给圣地造成了一点麻烦,就想要攀上高位? 放了吧,又不能放。 若他所言属实,真得了那么大本事,那可是求也求不到的。 偏偏他所说的事情,是无法验证的。 智慧这种东西,不像武力一样可以量化。 修为强大到能开山碎石,就是能开山碎石。 智慧呢? 总不能要求他盯着一块石头看,不许与石头有任何接触,就凭智慧让它崩碎吧? 想到这,紫微圣主发问:“若有巨石在前,不施勇武,可碎否?” “可也。” “如何做到?” 袁罡风答:“掷种于石下,不日可破。” 紫微圣主点头赞叹。 智慧与石碎,这两者没有直接的联系。 如果说,武力是最简单直接的因果,打出是因,石碎是果。 而智慧只有间接的因果关系,不用那么费力,只需在石头底下投些种子,过些时日来看,石头就被种子顶碎了。 这两者都达到了相同目的,很难说是谁更强。 可培养一个开山碎石的强者,远比几颗种子费心费力,还费钱。 由此可见,只有在面临真正考验时,智慧才能派得上用场,以事实作为验证。 或许,能出些试题给他做,看看他的真正本事。 可问题在于,谁来出这些试题呢? 这不禁让紫微圣主感到烦躁。 出题之人,要比做题之人有更高的智慧,至少是得有相近的水平。 否则,连自己都不知道答案,那只能是自取其辱。 于是他道:“既如此,你与石字有缘,你且投在‘石长老’门下,取石为字。” 袁罡风心中有怒。 什么叫我与‘石’字有缘,从哪看出来的! 就凭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吗? 那你怎么不说我跟‘种’字有缘呢,取字是这么取的吗! 看来,这位紫微圣主,智力不太高啊。 事实也确实如此。 基本上,先天并非人形的,都有这个通病,那就是智力不够。 论战力无可比拟,论智谋则缺斤少两。 不然圣地怎么会衰弱成这个样子? 紫微圣主也深知自己这个缺点,被人阴了好几次,才终于想起来要提升智力。 可到了他这个境界,积重难返,又怎么提升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