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248章:我,苏景明,人在扬州,无法无天!

第0248章:我,苏景明,人在扬州,无法无天!


  <\/b>十月二十六日,近午时。

  扬州商会总把头曹四爷,在扬州城最好的酒楼明月楼设宴,高调邀请近百名大商人。

  临近苏良来扬州之际,又有疑似“苏良亲笔信”的传言在先。

  曹四爷如此做。

  自然是为了拉拢商人们站队。

  他怕此信内容为真,怕苏良针对他,故而欲拉着多名商人结势。

  不得不说,曹四爷在扬州城颇有威望。

  在他邀请之列的近九成商人都准时赶往了明月楼赴宴。

  明月楼之名,取自唐代诗人徐凝《忆扬州》中的两句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此楼的主人。

  正是拥有十二家风月场所的乔三娘。

  除了乔三娘到场外,敖家大少敖烈、空山寺监院惠本和尚也都到场应援。

  一般情况下,商人不愿与官斗,也不敢与官斗。

  但若官府想以权势侵吞他们的钱财,他们便会全力抵抗。

  大宋造反者多为百姓匠人,而非大商人。

  主要原因是朝廷将大商人当成了统治阶级的一部分。

  包括当下的各种变法措施,依旧是在大商人阶层能够接受的程度下进行。

  若苏良真抄了曹四爷的家,以此解决扬州钱荒。

  商人们都会感到危机。

  若有人拱火。

  扬州的商人,甚至江南的一大波商人不是没有造反的可能。

  明月楼的这场宴席,从近午时一直延续到了近黄昏。

  期间,到场商人都签下了一份结盟协议。

  大意为:扬州商人荣辱与共,若遇不公平待遇,轻则罢市,重则离开扬州城。

  曹四爷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覆巢之下无完卵。

  他们虽未提朝廷、未提变法、未提苏良,但这次结盟明显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苏良还未至,这群人已经将态度表现出来了。

  “个人利益高于一切!”

  若这些商人都罢市或离开扬州,扬州商税至少折损一半。

  甚至整座扬州城都将因此衰落。

  这对当地官衙和百姓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

  苏良自然也听到了这个消息。

  商人抱团,维护个人利益,在他意料之中。

  这些商人没动静,苏良还不知如何办,而今有了动静,他反倒有了想法。

  ……

  正月二十八日,清晨。

  苏良与曹护等人坐着一艘小船,朝着城外奔去。

  他们将与官船汇合,然后在扬州无数人的注视下,堂而皇之地抵达扬州城。

  当下,苏良已摸清了扬州城的情况,心中也有了一些想法。

  ……

  近午时。

  一名便衣禁军士兵,手持身份令牌,来到了扬州州衙。

  “苏知州,侍御史兼知杂事苏良苏御史将于午后抵达扬州城,烦请苏知州安排船只车辆接送。”

  苏舜元立即将那封“苏良亲笔信”递给他。

  并称此信已遗失,目前扬州城百姓皆知此信内容。

  此刻,苏舜元几乎相信此亲笔信为真。

  便衣禁军士兵笑着道:“苏知州,苏御史早已得知此事,并让我告知您,一切皆在意料之中。”

  说罢,禁军士兵便大步离开了。

  苏舜元来回踱步,心中忐忑不安。

  他生怕苏良一气之下对大商人发难。

  到时虽能解决钱荒问题,但却将扬州城的商贸也废掉了。

  年后,苏良拍拍屁股回京领赏,他与百姓的日子就要悲惨了。

  随即。

  苏舜元便安排船只车辆,并派遣了几十名衙差去迎接苏良。

  从职级上看,苏良不过比他高出半级。

  但当下,苏良乃是代表变法司而来,变法司代表着官家。

  苏舜元不敢有丝毫怠慢之处。

  州衙的衙差们一行动,百姓们便知晓苏良真的要来了。

  那封亲笔信的可信度也越来越高。

  很多人猜测,苏良来此就是收割富商财富,除了解决钱荒,也为了使得年后的市易法顺利执行。

  商人群体,人心惶惶。

  而许多百姓则甚是开心,他们被一些大商人剥削实在太久了。

  如今临近过年,物贱钱贵,底层百姓们根本不敢有任何消费。

  曹四爷听到这个消息后,骤然变得紧张起来。

  他虽在运河上纵横三十余年,有过落魄,也有过辉煌,死生之事也都遇到过。

  但苏良可是敢在朝堂上打架,敢砍下几十名西夏人脑袋的主儿。

  他不愿与其为敌。

  但为了自保,他也不介意拼个鱼死网破。

  他想了想,朝着一旁的管家道:“待苏良进城,便立即派人监视着他,我要知晓他去的任何一个地方。”

  ……

  一个时辰后。

  两艘大船停在扬州城城北码头。

  苏良与家人将改坐小船,由北水门进入扬州城。

  码头上,人山人海。

  苏良刚下大船,便听到有人高喊道:“苏御史,你是咱们扬州人的骄傲!”

  苏良听到此话,不由得笑了。

  他朝着后面的曹护道:“准备撒钱!”

  片刻后。

  苏良坐上苏舜元安排的船只。

  而在船的前面还有一艘船,此船上面除了四名禁军士兵外,便是一麻袋一麻袋的铜钱。

  入城门后。

  四名禁军士兵便打开麻袋,开始朝着官河两岸撒钱。

  哗啦!哗啦!哗啦!

  一枚枚铜钱撒在河畔上,引得许多人争抢。

  钱并不多。

  也未出现百姓踩踏的情况。

  百姓们捡钱完全是为图一个好彩头。

  苏良入城便高调撒钱,乃是为了告知扬州城的百姓:他来了,铜钱便来了!

  船行水中,缓缓前行。

  苏子慕从船舱口打量着周围的一切,眼睛里满是好奇与兴奋。

  “苏御史,你还记得吗?那年你是坐了我的牛车参加的乡试!”

  “苏御史,我有伱的全部文章,你来给我家书籍铺写一幅字吧!”

  “苏御史,那封信是你写的吗?你是不是要对那位曹四爷动手了?”

  ……

  官河两侧,百姓们都扯着喉咙喊着,询问各种问题的都有。

  苏良在船头笑着招手,没有回答任何人的话语。

  约半个时辰后。

  苏良上岸坐上马车,与曹护等人去了州衙。

  而唐泽、唐宛眉等人则是直接回了唐宅。

  苏良刚走到州衙门口,扬州知州苏舜元便快步走了过来。

  当年,苏良与苏舜元的弟弟,监进奏院苏舜钦有旧,更是卷入到了进奏院案中。

  苏舜钦在去年病逝,苏良也曾难过许久。

  苏舜钦甚是支持变法。

  若不曾病故,以其才能,必然可大展手脚。

  苏舜元与苏舜钦的容貌较为相似,苏良一眼便认了出来。

  “苏御史,下官总算将你盼来了,快!里面请,里面请!”苏舜元客气地说道。

  “才翁兄,唤我景明即可,我与子美乃是故旧,你我之间就无须客气了!”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