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花的出现并没有对陈楠有多大的影响。 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想写小说。 如此简单而已。 这是他最大的执念,也是他在这个时空最大的底气。 接下来的时间,陈楠再次将所有心思放在修改剧本上。 时间再次从指缝中流走。 月底的时候,马威还是没有回来。 说是准备五一节去敦煌,探第二个班。 五月二号上午。 陈楠拿起了《小王子》的小说,以及电影剧本放到了双肩包里。 确定好没有遗漏之后,直接从家里走了出来。 能不能成功,就看今天了。 他想的很好,《小王子》用来打开销路赚点钱,顺带提升下名气,为下半年的小说以及‘那件事’做铺垫。 至于剧本,无非就是想着两线开花。 不能把所有希望全部放在小说上,万一扑街,好歹有个退路。 虽然这种可能性很低,但凡事都有个万一呢! 正在开车的陈楠看到手机来电,随手点开道: “唉,大娘,我马上到了......” “........” ........ 从前日子慢,车、马、邮件都很慢。 如今的社会发展,就像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按下了快门键。 快到连郑小龙这样的老一辈影视人都应接不暇。 望着书桌上的两份邀请函,他不禁惆怅起来。 回想起过往,总觉得是在昨天发生的事情。 好像前一刻还生活在旧时代,整天为着兜里的三瓜两枣争得面红耳赤。 一推开门,就到了现在这个物质横流,宛如魔幻中的大都市。 早年间,一部经典的电视剧会让人们念念不忘许久,久到一整年过去了,还有人在耳边议论着剧情。 而今呢? 即便是再好看的影视作品,一转身,人们已经遗忘了。 他接触影视文化近二十年,做过导演,制品人,出品人。 按道理讲,自己应该是最早接受这种变化的人。 毕竟整個时代的变化,都在他眼前划过。 可是回想起来,记忆中最深刻的,依旧是最开始那十来年。 桌上摆放的不是别的,是一份电视节的邀请函和一部电视剧开机仪式邀请。 “呵....” 坐在椅子上的郑小龙,露出自嘲的笑容。 这部电视剧他听都没听过,但人家却向他发出邀请函,还是开机仪式这种小的不能再小的事。 什么时候他郑小龙的名字成了吉祥物了? 这两年下来,他莫名其妙的担任了很多他连剧本都没有看过的影视作品制片人出品人头衔。 有时候去参加一些艺术奖项,最后稀里糊涂的跟上去领奖,还做了发言人。 卖的都是人情,走的也是人情。 书柜里一推的奖项,家里的房本也多的没地方放。 钱是赚到了。 对比十几年前,如今的生活,扪心自问他满意吗? 答案是肯定的。 无论是个人价值上,成就上,物质上,他都很满意。 因为这些都是他梦寐以求的。 可是他总感觉,那么不真实,总是在午夜梦回,想起了最初那个一个馒头掰成两半吃的日子。 也许,赚的不多,甚至很多时候还要找亲戚朋友借。 却很踏实。 “....楠楠来了...大娘....你这....来都来...你带....你大爷在....” 门外的嘈杂声打断了郑小龙的思忖。 他知道是陈楠过来了。 想起陈楠,就想起他的父亲,也就是自己的战友。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进来。” 郑小龙站起身,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摘下眼镜,转过身笑骂道: “小皮猴什么时候这么懂礼貌了。” “大爷,您别总是叫我小皮猴,小皮猴的,我都二十多岁了。” 走进来的陈楠脸上流露出幽怨的样子,走到自己这位世交伯伯身边。 “别说二十岁,就是三十,四十岁,在我这你也是个小皮猴。”郑小龙伸手拍了拍陈楠的肩膀,满意的点点头, “嗯,不错,又长高了,也结实了。” “可不是嘛,您都快大半年没搭理过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