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 第664章 全球第二,南山集团的努力方向

第664章 全球第二,南山集团的努力方向


  第653章全球第二,南山集团的努力方向  2010年,这是一个虎年。  对华夏经济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年份。  2月14日,这一天是情人节。  东瀛那边正式的公布了2010年的GDP数据,54742亿美元。  比华夏差不多少了5000亿美元。  至此,华夏的GDP彻底的超越东瀛,成为了全球第二。  这个位置,在今后再也没有其他的国家能够追上来。  去年华夏的GDP增幅达到了两位数,这也绝对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据了。  今后几年虽然很难复制这个成绩,但是大家对前途还是比较看好。  这些东西,看起来好像跟个人和企业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其实也是息息相关的。  特别是南山集团现在发展壮大了,不说自身对GDP的影响就不小,单单整体经济的变化对南山集团的影响,就不能忽视。  南山集团内部也是有人专门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对集团各个事业部发展的影响。  像是这一次华夏GDP成为世界第二,就迅速的刷屏各个平台。  微博热搜榜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曹总,我觉得今后几年是大力进军国际市场的好机会。”  “也是不得不开始考虑在海外布局的时候了。”  曾婷婷想要跟曹阳好好的交流一下各个事业部未来业务拓展的方向。  只有明确了大方向,下面的人做事才不容易出现大的问题。  “为什么说是不得不进行海外布局呢?”  曹阳觉得曾婷婷的话有点不是很懂,所以直接问了出来。  “现在华夏的经济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二了,在全球的影响力也在不断上升,支持各个公司发展海外业务也将是一个新的方向。”  “我们之前在海外已经有了一些布局基础,下一步进行拓展的难度相对比较低。”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华夏变得强大了,必然也会引起一些人的警惕。”  “这个时候,是否需要一直从华夏进口零件,应该也会成为一个部分企业思考的问题。”  “甚至会出现一些企业给订单的时候要求就近配套,不要从华夏出口的要求。”  “所以在海外设立一些汽车零部件工厂就显得很有必要,甚至变速箱工厂都是可以考虑在海外设立的。”  曾婷婷这么一解释,曹阳倒是能够理解。  毕竟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他是比较曾婷婷要更加清楚的。  “我们现在出口的主要就是汽车相关的业务,在海外设立星辰汽车的工厂的事情,现在还不着急。”  “但是南山汽车零部件或者南山变速箱倒是确实可以考虑在海外正式的设立工厂。”  “比如之前我们在墨国的贸易点,就可以进一步的拓展为正式的工厂。”  “刚开始的时候,把所有的构成零件出口到这些工厂组装。”  “对于一些形状比较大的壳体,如果本地采购有成本优势的话,从本地采购也可以。”  曹阳虽然一直都在推进100%国产化的工作,但是跟海外布局其实也并不矛盾。  毕竟南山集团不可能单靠华夏市场来发展壮大,海外市场还是舍不得放弃的。  挣老外的钱,更加有成就感啊。  “是的,我也是这么想的,甚至可以让羊城富强集团先去墨国那边设立一条热冲压成型生产线,为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提供配套。”  南山集团有一些关联的零部件企业,让他们去打前站,是曾婷婷比较支持的方法。  要不然像是南山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一些控制类零件,拿到海外生产的意义不是那么的大。  “你做一个具体的方案出来,我们看看如何往下推进。”  “汽车零部件业务出海是必须的,这一点很早之前我们内部也是已经讨论过的。”  “除了汽车零部件业务出海,设备业务和手机业务的海外市场拓展,意义也是非同寻常。”  “不过这两个业务短时间内没有在海外设厂的计划,只会单纯的进行出口销售。”  曹阳可是没有打算让南山设备去海外建厂。  华夏的工业体系,成本是最有优势的。  哪怕是从华夏生产了出口到海外,也比当地生产的成本要低。  这种情况下,折腾个什么劲呢?  “之前南山设备跟天竺那边有设备出口业务的合作,对方提出如果我们可以在天竺当地修建工厂的话,就会给予大量的订单支持。”  “虽然在天竺生产的成本不见得比华夏的要低,甚至初期还会更高。”  “但是从长远发展,我觉得可以考虑去天竺设厂。”  在商言商,曾婷婷觉得天竺市场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市场。  那里有跟华夏差不多的人口,经济也是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南山集团现在虽然在天竺的业务不多,但是并不表示未来也不多。  曾婷婷是想要进军天竺市场的。  不过,这一次曹阳的回答还是让她失望了。  “南山设备是不会去天竺修建工厂的,天竺人的订单承诺也是靠不住的。”  “虽然今后几年天竺市场对于各种机床设备的需求很是旺盛,但是我们通过出口来满足需求就行了。”  天竺那边的人是什么一副德行,曹阳太清楚不过了。  他绝对是不同意帮助天竺人培养发展设备行业的,那样子的危害还挺大的。  许多人有点小瞧天竺,觉得他们没有什么值得大家学习的。  实际上人家的学习能力也是很强的,今后指不定就会在一些另一户给华夏带来威胁。  “曹总,您好像对天竺市场有偏见?”  曾婷婷是曹阳的嫡系部下,自然是可以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你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啊,之前设备尾款的事情你忘记了吗?”  “只是一个尾款问题的话,其实也是可以解决的,以后一次性全部收齐货款不就行了吗?”  “说的没错,但是我对天竺没有信心,拉投资的时候,可能什么都好说,进去之后可就不好说了。不管是用电用水还是税收,亦或是人员管理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曹阳可是听说了不少天竺那边投资的奇葩案例。  对于进入到天竺设厂这个事情,那是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  出口能够卖,那就搞出口。  出口卖不了,就看看能不能找到中间商去合作,把一部分的利润让给别人。  实在是还不行,那就拉倒了!  这个市场我不要也罢!  反正南山集团一直都是走的靠技术拿单的路线,只要技术够先进,成本又有竞争力,其实不用担心订单问题。  就像是南山特殊钢和南山碳纤维,天竺人就算是想要买,也没有那么容易买到自己想要的牌号。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但是那么大一个市场,放弃了挺可惜的。”  “没什么好可惜的,世界那么大,还有其他更加优质的市场值得我们去拓展。”  曹阳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  他可不会去天竺投资,特别是不会去做设备投资。  不像是某些企业,为了自己的业绩,手把手的帮人家形成了完整的某些设备产业链。  甚至还以100%实现了在天竺的零件本地化采购,员工99%都是天竺人为荣。  对此,曹阳也是无语的很。  当然了,企业规模小的时候,只需要考虑自己活的好不好,不需要考虑那么多的问题。  但是企业发展大了,你必须考虑一些企业发展之外的问题。  否则立场有问题,只盯着钱看,最终反而更难挣到钱。  “那我先把重点放在欧洲、中东、美洲和北极熊那边,看看能不能把这些地方的市场给抢下一大块。”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