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刘辩将要纳妃的事情在宫内传开,就连大臣们都听说了,不少人都在私下议论纷纷。
刘辩知道事情早晚要让大家知道,他决定在早朝上宣布。
今日早朝,刘辩对众人道:“诸位爱卿,大家可曾记得朕继位多少年了?”
众人闻言,不禁面面相觑,他们都不懂为何刘辩突然问此问题。
其实大臣在回答皇帝问题前,他们都会经过深思熟虑。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皇帝每个问题背后都有深意,即使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说不定会牵扯出一件重要的事情,所以没人敢随意开口。
等了良久,刘辩见没人回答,他有些不满道:“哼,朕当了这么久的皇帝,尔等竟然没有一人可以记住朕继位几年,难道你们心中都没朕吗?”
百官纷纷回应:“回陛下,臣等岂敢忘记陛下对臣等的大恩大德!”
“你们嘴上的话说得好听,可朕问你们,你们却没有一个人答得出来,令朕甚是失望。”
太常马日磾知道要是他不说,基本上就没人说了,他算是朝中资历最老的几个大臣之一了,于是出列道:“回禀陛下,若臣没有忘记,陛下继位应该将近四年了。”
“还是马太常忠心,记得朕的继位时间,大家可得向他多学习学习。”刘辩称赞道。
群臣纷纷拍马回应,表示一定会向马日磾多学习。
卢植等将领闻言,内心有些诧异,他们感觉今日刘辩说话与往日不太一样。
往日刘辩上早朝会直接处置朝政,一般不多说废话。
可今日截然不同,刘辩不仅没有处理政务,还跟大家聊起天来,这让他们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喂,朱儁,你是否觉得陛下今日有些不同?”卢植对站自己身边的朱儁说道。
“好像吧,不过陛下可心思多着呢,他今日如此反常,或许一会有什么事情宣布。”朱儁对刘辩已经十分了解。
刘辩又闲聊几句,接着道:“朕十六岁开始登基,如今已过去四年,在这四年内,朕这皇帝虽然不说当得很好,但也算是尽职尽责。”
太尉赵谦听此,他可终于逮到阿谀奉承的机会,他趁机出列道:“陛下谦虚了,这四年里陛下何止尽职尽责,简直是英明神武,可比秦皇汉武,文韬武略,八方拜倒,四海称臣,功比三皇,德比五帝,百姓拥戴,实乃千秋第一人也!”
赵谦这一番拍马溜须,把众人听得一愣一愣,阿谀奉承的见多了,那么能拍马屁的还是第一次见,就连当年十常侍张让与之相比,也远远不如。
很多人认为赵谦本事平平,能够当上太尉,都是靠拍马溜须的本事,平日他不显山露水,今日一出手就技惊四座,给大臣们好好上了一课。
不少人都把赵谦这番话给记在心中,打算回去后好好改改,说不定哪一天自己就能用上。
朱儁见此,内心暗骂:哼,阿谀奉承之辈,不屑与之为伍!
放在往日,刘辩懒得搭理赵谦,不过今日他心情大好,笑道:“赵太尉过奖了,朕岂有如此之好,不过话说回来,自继位以来,能够诛杀罪臣十常侍,收回大将军何进兵权,铲除反贼董卓等人,收复西凉,已经十分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