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鸠在一楼的餐厅忙碌着。 学徒岐夫太郎在睡觉。 昨天,岐夫太郎负责收拾打烊,煤炭工人们昨天喝了一堆酒,闹到比较晚,信长鸠先睡了。 这个孩子,跟妹妹梅相依为命。 ………… 1874年RB工程师坂市太郎发现了露天煤矿之后,煤矿成为带动夕张地区发展的主要产业。 1943年夕张改制为夕张市时,境内共有24个大小煤矿,人口也达到14万。 一百多年的夕张市发展历史,总共有1万7000多名矿工死于矿难。 1971年,夕张新炭矿场,又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93人死亡。其中,岐夫太郎兄妹的父母,就在那起矿难中丧命。 当时的夕张新炭矿场,在没有任何劳动保护措施的条件下,驱使煤矿工人,每天劳动时间长达12小时。 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夕张新炭矿业,停业整改。 ………… 1975年,面对沉重的舆论压力,夕张市新炭矿业编制了《夕张新炭矿业の死亡者名簿》。 夕张新炭矿业社长,是北海道著名的吉田家族次子,吉田卓达。 夕张市市长,叫做吉田久,连续当选两任市长。 ………… 1975年的《夕张新炭矿业の死亡者名簿》里面。 三分之二的矿工死亡原因,归咎于因病死亡。 甚至编造出诸如脚气、心脏麻痹甚至梅毒等花样繁多的死因,以减少赔偿金额。 岐夫太郎兄妹的父母,死因被归类于违规操作致死,夕张新炭矿业免责,出于人道主义,仅仅支付1万2000日元的赔偿。 ………… 岐夫太郎兄妹的父母,生前很照顾阳泉酒家的生意。 是少数在【不堪一击的蒸馒头】时期,留存下来的老顾客。 那个时候的蒸馒头,有买二送三的优惠活动。这个活动在蒸馒头达到【登堂入室】的水平才取消。 事件发生以后,岐夫太郎兄妹生活很困难。 信长鸠干脆雇佣了岐夫太郎在餐厅里当学徒。梅的成绩不错,继续在住宿制学校读书。 ………………………… 早晨,一位熟悉的客人,出现在信长鸠店里。 这位带着眼镜的少年,手里抱着厚重的课本。 【叮!已被捕获的武藤泰山出现了!】 信长鸠拿了一个刚出炉的蒸馒头。 剪开一袋榨菜,给武藤泰山倒了一碟榨菜片。 ………… 榨菜在RB真是好卖。 一碟榨菜片就可以卖200日元,还颇受食客们的欢迎。 有的客人比较重口,一个大白馒头可以下两三碟榨菜片,再加一碗味增汤。 这种半成品小菜是信长鸠小店的主要收入来源。 可惜榨菜没有熟练度…… 否则信长鸠真想把阳泉楼改成居酒屋。专门卖罐头和半成品菜来刷熟练度。再招聘一些北海道武藏女子短期大学的女学生,来店里兼职…… 【叮!所向披靡的蒸馒头。】 ………………………… “鸠,你的才能真应该去东京,而不是在这里做馒头。明明你的其他菜品做的也不错啊。” 当然,武藤泰山还有一句话没有说。 这馒头实在特殊了。 每当自己考学陷入挫折,疲惫不堪的时候,来吃一个阳泉楼吃一个白馒头,立刻就会回复体力。 真是一道充满力量的料理,难怪附近的煤矿工人们都喜欢来这家店。 连续五次报考东京大学的过程中,武藤泰山和这家中华料理店,结下了深厚的羁绊。 “武藤泰山,请叫我信长鸠。不要用这种奇怪的昵称啊。”信长鸠皱着眉头。 “好的,鸠。”武藤泰山照理开翻书本。 信长鸠:“……” 这个该死的系统。 这个武藤泰山是他捕获的第一个食客。 【捕获】 一种特殊的精神交融过程。 食客和信长鸠会产生特殊的羁绊。 这种感觉,在精神层面有点修炼“猿击术”的感觉。 那种诡异的感觉,每次回忆都会让信长鸠起一身鸡皮疙瘩,产生强烈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