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和宝钗走在后面,看着宝钗白里透红的脸蛋心中颇为兴奋,这是前世仰慕已久的女神,现在竟然能亲眼目睹,感叹命运之奇,不禁微微一笑。 “琮哥儿,我脸上有花么?你笑什么?”薛宝钗眼波流转,横了他一眼。 “这倒不是。只是没想到此生竟能见到宝姐姐,故而欣喜。” 宝钗以为他说的是被贾赦险些打死的事,心中微叹,道:“你如今越发好了,日后自然会更好,值得你乐的事儿恐怕数都数不过来呢。” “怎么没见薛大哥?” “他呀,是匹没笼头的马,准是又在外边胡孱去了,理他作甚。” 贾琮点头,正要入座,见探春又在教训贾环。 “环哥儿,吃饭还不把蛤蟆扔了,也不嫌恶心。” “我不,你又不和我顽,只和宝玉顽,还不让我顽蛤蟆。”贾环倔强地扭过头,把蛤蟆系到一边的椅子腿上。 众人掩嘴,纷纷打圆场,招呼着入座。 贾琮哈哈一笑,拉着贾环坐下。 圆桌上已整整齐齐摆好了杯盘碗筷,宝钗叫传饭,顿时十几个丫头鱼贯而入,先上四蝶凉菜,松花小肚儿、酱鸡、糟鹅掌鸭信、拌三丝,接着是热菜,蟹粉狮子头、软兜长鱼、文思豆腐、蒸鹿尾儿、烧花鸭、锅烧鲤鱼、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火腿炖肘子、野鸡崽子汤……又是各式茶果点心,满满摆了一桌。 各式菜肴的香气混合在一起,直扑贾琮鼻端,让他食指大动,好在想到自己现今也是大家公子,倒也没失礼。 “琮哥儿、宝兄弟、环哥儿,各位妹妹,别光看着,快尝尝。”宝钗笑道。 众人谦让了一回,纷纷动筷,却有些心不在焉。 宝钗举杯道:“第一杯酒,我敬琮哥儿,恭喜琮哥儿得了先荣国公他老人家的点化,日后必能大展宏图。” 众人精神一振,忙放下筷子,举杯陪饮。 “谢过宝姐姐,各位请。”贾琮举杯和宝钗轻轻一碰,一饮而尽,十几度的黄酒,对他来说跟果汁差不多。 “好,琮哥儿爽快。”众人笑道。 贾琮刚放下杯子,贾宝玉又站起来笑道:“这第二杯我贺琮哥儿乔迁之喜,以后我们又多了一个顽伴了。” 贾琮依旧吃了,微笑着看他们意欲何为,毕竟自己满腹“才学”倒也不怵。 探春笑道:“第三杯我敬琮哥儿的文采,经太爷开导后果然已非吴下阿蒙,小妹佩服。” 来了,见众人目光灼灼看着自己,贾琮忙摆手道:“三妹妹谬赞了,我可不敢当。太爷只教了我一些粗浅功夫,哪有教我什么文采?” “琮哥儿,你既是豪杰之士,便该光明磊落,当仁不让,反正今儿你已落入吾等彀中,作也得做,不作也得做。”林黛玉不怀好意地道。 “林……姑娘怎么说话像个山大王,你们要我做什么?”贾琮笑道,本来他想称林妹妹,但想到林黛玉目无下尘的性子,平日里又没什么往来,未必愿意认自己这个哥哥,为免尴尬,便改了口。 众人大笑:“当然是作诗啊。” “这不行不行,我哪会作诗,这不是赶鸭子上架么?” “不行,今儿大家都得做,不论好坏是个乐子。” “对,哪有大家都做你不做的理儿?” “你若做得不好,我们也不会笑话你。” “你若不做,就是看不起我们,觉得我们不配听你的诗。” 众人力劝,贾琮只是一味推拒,自谦不会作诗。 最后林黛玉恶狠狠地威胁道:“你若不做便要认罚。这才是酒桌上的规矩。” “罚什么?” 众人齐声道:“罚你喝完这坛酒。” 贾琮顺着众人的指尖回头一看,好家伙,身后高几上放着一大坛酒,少说也有十数斤,就是水,也不敢这么喝啊。 只得苦笑道:“那你们先做,我洗耳恭听,轮到我再说。先说好,限韵我可做不来,限题我也做不来。” 众人方才饶过他。只听宝钗道:“既然如此,我们就以这厅中所有之物为题,各人随意如何?” 众人称善。 “那我就先抛砖引玉了,”宝钗抬眼一扫,微一沉吟,道:“我就以这盆富贵竹为题,竹有乔林人富贵,花多素艳月光华。何当并立移风影,共看青云万里沙。” “好,好诗。宝姐姐真个才思敏锐。”众人喝彩。 林黛玉幽泉般的双眸闪过一丝不服,抿了抿嘴,紧接着道:“我便以这豆腐为题。山中豆腐真堪食,世上黄粱亦可餐。莫笑先生贫到骨,人间万事总邯郸。” “好个人间万事总邯郸。”众人又连声称善,均佩服两人诗才高绝。 贾琮也抚掌叫好,记得薛宝钗的巅峰之作是咏絮词和螃蟹诗,林黛玉则是葬花吟和菊花诗,如今两首小诗自然是信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