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没人比我更懂魔教 > 第四十五章 李代桃僵

第四十五章 李代桃僵


  “是。”

  “教主。”

  任琼飞,姚玉田肃声领命,转身奔向花船,而滞留在船上阮武正自是早早殒命在秋月与一众教徒的围杀之下。

  东方白落回小舟,举手畅笑:“酒来,酒来,今日突破先天,必须得多饮两杯。”

  “恭贺教主大人一步登天,成就先天之境。”

  夷薇双膝跪倒在地,垂着脑袋,双手高捧酒樽,声音清亮的喊道:“祝教主大人早日得证元神。”

  “好呀。”

  “好呀。”

  “夷薇说话就是好听。”东方白拾起酒樽,一饮而尽,站在舟头望着山川湖景,只觉已将同海县紧紧握在手中。

  是的。

  先天高手在大正武道当中,只算小有所成,远远算不上什么当世高手,可能放在州郡当中就一普通弟子的水平。

  但在同海县地界当中,已经是最强战力,可以好好的经营同海县。

  再不用怕各堂口翻出什么风浪。

  关键是,得寿一百五十载,可以再跟大正朝廷多玩几十年......他隐约间已经有些明悟,利用武道统御九州的大朝廷,绝非像前世一样,十几年之功就可打败。

  先得长生,才得天数。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还得因地制宜的再加一句证长生!证长生,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这才是圣教主该做的事。”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有了实践,便得真知。

  “切勿嚣张,不能飘,打人的时候再爽,一切都不是我自己的功劳,都是整个圣教上下齐心,共同协力的结果。”

  “我那几掌,看似是我打的,实则不然,是整个圣教的力量。”东方白平静下心绪,盘腿坐在,反复提点自己。

  你不是头号反贼!

  你是天生圣人!

  是一个要比大正天子更强,比大正太祖更加伟岸的男人,区区一次突破先天又怎么能骄傲呢?

  “我还得努力,还得低调,直至天下无敌的那一天。”

  东方白明确思路,脸上再度浮现笑容,出言提醒道:“夷薇,击败一个小小的同海县尉,不足挂齿。常人将先天境形容为一步登天,那他们目光短浅,满足于俗世享受,于我而言,先天境只是一个开始,前方路遥千里,纵是成就元神也不过刚刚开始,万万不可心生骄躁。”

  “你也要好好修行,尽快突破先天,跟上我的脚步。”

  夷薇朱唇轻动,低下头道:“是,教主大人。”

  她知晓要是跟不上教主大人的武功进境,迟早连暖床洗脚的资格都没有。

  自从给老教主在街上捡回来,她的命就归于圣教,一切所为都要为圣教服务。

  没有圣教。

  她早已死在那年冬季。

  东方白一言不发,默默运动,调动丹田里的先天真气,体会着突破先天境后的好处,按照《祝融魔相功》的内练之法,行了一个大周天,缓缓睁开眼睛,吁出口气:“后天,先天,真气质量上果然天差地别,一个先天武者的真气转换为内劲,起码在后天武者的二十倍以上。”

  “而且先天真气恢复速度极快,在横空飞渡与持久战中的表现很是突出,也只有如此速度才能支持先天高手日行百里,高来高去。”

  “另外,转用真气催动外功,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一个后天上品的武者,内劲顶多离体三寸,由于质量不足,还无法转化能量。

  比如,用内劲催动《心焰掌》,打出的就是内劲罢了,可以真气催动《心焰掌》,打出的却是烈火席卷,有灼烧之效。

  “上回觉得《心焰掌》效果好,最近都喜欢练《心焰掌》,一掌掌打的痛快,但刚刚若施展《祝融魔相功》的外功,怕是更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飞火剑》,《蹈火步》也一样吧?”

  东方白忽然发现刚刚打的太痛快了,竟然没有把每一个招式都实战几遍,那狗屁药王宗的弟子真是不禁打。

  可他也明白:“这一战我参与的还是太少,只有收尾的一段狙击杀敌,不过,这倒也是我考虑良久后的决策。”

  “一来,不能躲着,总要实战,二来,又不能冒太大危险,以防范阴沟翻船。”

  “那辛苦发展的圣教,自然不能不用,安排打手先上,把人打个半死再去收人头,又保险,又有意义,唯一的缺憾......”

  “就是没有生死搏杀的激烈,不了自己的全部实力。”

  但是像鬼市逃亡的那一战,他也不想再经历,正所谓,有钱受什么苦,有小弟赴什么险?君子都不立危墙之下,圣人更不能立。

  出来收人头,

  都得看那人面子够不够大。

  “所以,平时修炼的时候,还得多多测试,好了解自己,将来动手有个分寸,真遇到事情也不怕。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大不了安排小弟顶包替死。”《美颜功》的正确用法。

  “回去要好好复盘一下。”

  东方白盘算一番,略有所得,收功起身时垂柳岸已然在望。随后他又靠着舟上草棚门,跌坐举杯饮酒欢,享受着美婢的揉肩按背,一副浊世公子模样,上岸离去了。

  小半个时辰后。

  三层楼高的红色花船,拨开湖面,缓缓归来。

  岸边,踏青出游,结伴相聚的文人墨客,商旅挚友,见到花船驶回都投去羡慕的眼神。

  向来同海湖边游玩的百姓不在少数,许多邻县的富家弟子还会特意赶来,初次路过同海县的商旅更是必来一趟。

  许多本地的渔户在打渔之外,还会兼营摇船带客的营生。

  这时一位白衣书生,轻摇纸扇,洋洋洒洒的道:“这艘船是本地药铺老板花费重金,特意托进湖里,宴请新任县尉吴大人所用。”

  旁边友人不禁感叹:“当官真好。”

  “那是自然。”

  “两袖清风的官,吃穿用度一文不用,衣食住行都是个顶个的好。”书生笑着摇头:“否则,清官靠那几十两俸禄怎么活?”

  有人揶揄道:“当官的银子,跟我等布衣的银子可不一样,那一两银子可当百两花,一文铜钱得百斤重。”

  几人闲谈之间,那县尉吴渊已经穿着一身药王宗青袍,带着两位先天师弟,大摇大摆,威风赫赫的走下船梯。

  本县大药商姚掌柜带着十六位同行,弯腰曲背,满脸恭敬的跟在后头,口中连连说道:“吴县尉慢走。”

  “我等定支持县尉大人之计,为国为民都尽一份心力。”

  “大人,请上马。”阮武正左牵骏马,右手按刀,来到县尉大人身侧,吴渊轻轻颔首,翻身上马:“好。”

  “诸位,我就先告辞了。”他轻轻一抬手,不苟言笑,带着县中典吏,班头还有几个侍从扬长而去,一路纵马挥鞭,十分张扬的冲向县城。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