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使臣来我秦国有几日了?可曾游览过我大秦国都?” 孟海没有理会王庆的一番客套话,他满脸堆笑的望着安理智和王庆,毕竟这两人才是主事人。 王庆和安理智两人互相对视一眼,这次说话的是安理智,他点了点头。 “孟大人盛情相邀,外传自然愿意陪同前往,只不过孟大人这身体……” 孟海摆了摆手:“这倒无妨,我让人推着就行了!” 安理智和王庆两人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 安李志和王庆两人只带着寥寥五个使臣陪同,剩下的人全部都留在鸿胪寺之中。 安理智和王庆两个人,再加五个使臣共七人。 孟海这边的人数就显得有些多了。 孟海和鸿胪寺卿黄参两个人肯定是要跟随周国使臣的,除此之外还有鸿胪寺当中的三位官员,算上大牛,张顶在内的侍卫不下十人。 这浩浩荡荡二十余人陪同着安理智和王庆共七人,离开了鸿胪寺。 此时的京城与数月之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个京城最大的变化就在于路面。 路面那是相当的宽广。 即使是拥挤的东城和西城路面也被扩宽了数倍,尤其路面还用的都是上好的青砖铺路,双脚踏在平整的路面,别说是垃圾了,就连石子都找不到。 整个京城有许多身穿着“海宣环保”服饰的人群,不断地维持着大街小巷的卫生。 在大街小巷转角处或者人群较多的地方还能看见马头,鸡尾之类的垃圾箱,经过这几个月的教化,大秦的百姓有绝大多数的人都已经养成了垃圾箱里投垃圾的习惯。 整个大秦京城的卫生以及百姓的精神风貌,一下子提升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 孟海坐在轮椅上,大牛和张顶两人轮换着为这位侯爷推轮椅。 几人并没有坐着马车,而是步行前往了西城。 东城和西城都是极为热闹的,但是白天最热闹的还是西城,只有到了夜晚灯火通明之时,东城的热闹与繁华热才能展现出来。 前往西城。 一大群穿着官员服饰的人向前一走一过之间,自然引起了不少百姓的驻足观望,以及左右避让。 孟海还在为安理智和王庆两个人介绍着垃圾桶的用处,毕竟这玩意儿在周国可是从未出现过的,虽然有相关的情报记录,但是没有见到实物安理智和王庆两个人对于这新玩意儿还是感到好奇。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照相机,要不然安理智和王庆这两人非得要跑到垃圾桶旁边和那熊猫头合个影才肯罢休。 孟海自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 他在为周国使臣介绍各种稀奇古怪小玩意的时候,顺势说道。 “对了,安大人与九皇子这次来我京城应该没有动什么歪心思吧?” 孟海说话的时候是笑着说的,就像是朋友之间开玩笑,他前一句话刚说出口,后一句话又传出。 “之前你们那里来了一个礼部尚书冯亮,在他带的那些人里面又有狮王宫的人,又有林兵司的人,安大人和九皇子的队伍里面没有这些暗探吧?” 安理智和王庆两人自然能够听出这句话当中的试探意味。 王庆笑着说道:“孟大人多虑了,这次我随安大人前来只是为了与秦国商谈议和事宜。更何况林兵司和狮王宫的人个个粗鲁不堪,也正是因为他们挑唆我,大周皇帝不惜与秦国开战,这才使得我周国与秦国之间存在着一些误会。” 王庆是笑着说的,他在说话的时候眉毛轻微扬起,似乎对于林兵司和是王宫这两个大周的暗探组织格外的不屑。 一旁的安理智听到这话也是笑着点头应道。 “九皇子说得不错,我周国圣天子也真是听了林兵司和狮王宫之人的挑唆,这才与秦国发生了些误会。现在他们已尽数被我圣天子拿下,想必我们之间的和谈应当是极为愉快的。” 孟海听到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他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从这两人的言语当中便可以看出这二人对林兵司和是王宫的不屑与反感。 孟海又借此机会旁敲侧击几句,确定这两个人真的与周国两大暗探组织并没有太多来往,他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难不成这还有周国的第三个暗探组织参与其中? 但是看上去也不像啊。 孟海与这两人交谈,几乎可以断定这两人就是本着友好协商来的,这两人最重要的目的也就是为了与秦国建立友好邦交,至少在针对这场周国落败的战争当中,周国想要与秦国达成友好共处的目的。 所以周国根本没有必要再动一些小心思,如果周国的小心思再次被秦国识破,秦国一旦出动大军,对于周国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所以周国大概率不会在这次和谈当中动些小心思。 但是孟海也不能真的确定,周国就一点小心思也没有。 孟海顺势将几个周国使臣引入道海宣听书中,正好有一场说书在一刻钟以后开始。 在孟海的安排之下,周国的七个使臣在三个鸿胪寺官员的陪同之下,踏上了海宣听说的二层,那里有单独的小包房。 三个鸿胪寺的官员陪同这七个周国使臣,孟海主要是和黄灿两个人绕到了海宣书铺。 伙计王五瞧见走入书铺里的人是孟海,他先是愣了愣,随后脸上浮现出狂喜之色。 “东家,您怎么回来了?” 王五说到这里,脸上的惊喜之色还未褪去,他连连说道。 “我现在就去通知陈东家,孟东家先在这里坐着,我去去就来!” 王五一边说着,一边风风火火地跑开了。 孟海只是笑了笑,整个书铺里面还有不少伙计,他们应该都是新招来的。 这些书铺伙计有些畏惧和敬仰地看了一眼孟海自己仍然在处理着手头上的事。 孟海一路将黄参引入书铺后的书桌边。 两人相对而坐,孟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黄大人应该知道陛下这次让我招待周国使臣,就是想为了探清周国使臣这边是否有所异动。不过,从刚刚一路上闲谈看来,这次的这些使臣貌似真的是为了和谈而来的。” 黄参听到这话,也是点了点头。 “孟大人说得不错,我也是这种感觉。而且在几日前,我们已经与周国那边进行了一次谈判,周国希望我秦国在外的大军退回太兴郡,他们愿意将太兴郡还给我们,但是前提是我大秦官军不得擅自离开我秦国边境……” 黄参一边说着,一边就道出了这件事情的原委。 自从秦国将北边的三座郡城收入大秦版图之后,就派了大量的官兵驻守在北边的那三座郡城。 现在秦国北边的第一座郡城,已经是太兴郡。 顺利的将三座郡城收入秦国版图,自然要派出大量秦军前去驻守,毕竟那三座郡城是先是由秦军和周军共同经营的,里面混乱至极,秦国派大量的秦军前去,这三座郡城也是为了更好地将这三座郡城掌握在秦国的手中。 而正是因为秦国将三座郡城掌握在手中,北边的边境线向外延伸了数百里,这也就意味着,秦国的北边与周国的南边,中间的距离拉近了数百里。 秦军派大量的官军驻守在太兴郡中,时不时地还会派出秦军离开泰兴郡,打着清剿山匪的名义,驻扎在泰兴军外的一些山林原野之中。 这对于周国来说就是个威胁。 因为谁也不清楚秦国这些清剿山匪的秦军,是否会在一瞬间整顿军纪进攻周国南边的君臣。 现在的周国,实在是没有太多战力应对秦国大军。 所以周国就希望秦军老老实实地在太兴郡待着,如果想要练兵,不要距离周国边境太近。 这样也能够防止秦国的突然袭击。 当然,这只是和谈当中的一部分。 黄参与安理智和王庆两人,就这个问题也谈判了许久,最终自然是没有谈妥。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赔偿问题。 毕竟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周国。 此时的周国内忧外患,经不起战斗。 而秦国这边仍当壮年,如果秦国想可以立刻凑出一支20万人的秦军进攻周国。 秦国在周国之中也是有着暗探的。 也正是因为这些暗探,秦国对周国的外强中干,那是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 孟海听了黄参的这番话,也皱着眉头,思索起了周国可能会采取的行动。 在他的盘算之中,如果周国真的要动些小心思,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整个秦国也陷入内乱之中。 届时,秦国与周国都处于内乱之中自顾不暇,秦国自然也没有兵力攻打周国。 让秦国陷入内乱,这方法可就多了去了。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刺杀秦国皇帝,或者秦国的重臣。 但是这一条显然不行。 冯亮当时就是这么盘算的,但是他最后失败了。 而以安理智和王庆目前出使的队伍的配置,以及全程在秦国的监视之下,他们有心无力。 那能怎么办? 这个时候又没有手机,无人机之类的电子设备。 他们的一举一动全程在监视之下,但凡有异动,将会立刻被拿下。 所以,周国想要在秦国制造内乱,几乎是不可能的。 也正是因为周国的一举一动都时时刻刻被人监控着,无论周国有什么小心思,只要采取行动立刻就会被秦国的眼线捕捉到,到时候只能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所以,所以周国这次真的是来谈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