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皇帝我不稀罕,我只想当资本家 > 第378章 逼宫

第378章 逼宫

最后,一位直谏敢言的御史大夫更是直言不讳:“臣闻胡亥公子在地方巡查时,行事专断,有时甚至凌驾于律法之上,听信小人之谗言,滥用刑罚,冤狱丛生,使得官员畏罪,百姓惊惶,严重影响了朝廷威信与社会稳定。”

诸如此类的弹劾之声,在早朝中此起彼伏,一时之间,原本赞扬胡亥的氛围被紧张而激烈的辩论取代。

面对顽固派大臣们接二连三的弹劾与指控,嬴政面色骤变,眼神中闪烁着愠怒与不悦。

他目光如炬地扫过殿中的群臣,厉声质问:“诸卿所言之事,是否属实?若是捕风捉影,以私怨而毁我朝栋梁,当如何论处?”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顽固派大臣见状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愈发得理不饶人,他们取出早已准备好的联名上诉书,呈递至御案之上,其中列举了胡亥的各项“罪状”,不仅有施政失误之实,更有对律法和祖制的严重违背之名。

胡亥闻此,依然挺直腰板,他深知自己的行为虽出于一片公心,但在执行过程中确实未能完全兼顾各方利益。

为了捍卫秦国律法的公正与尊严,更是为了避免因个人事端引发国本动摇,他决然起身,对着父亲嬴政深深一拜,悲壮道:

“儿臣知错,愿以死谢罪,若能平息众怒,安定民心,一切咎由儿臣承担。”

然而,此刻的嬴政深感头痛,他知道这些老牌贵族背后的力量以及他们在民间深远的影响力,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将秦国内部矛盾激化,甚至可能引发国家动荡。

他在痛苦中权衡,一边是儿子,一边是维持帝国稳定的迫切需要。

就在胡亥公子决心以死谢罪,嬴政深陷两难之际,原本静默的改革派大臣们再也按捺不住,他们挺身而出,力挺胡亥公子。

其中,丞相李斯率先站出来,他疾步向前,目光炯炯地望着皇帝和众臣,字字铿锵有力地反驳道:

“陛下,诸位同僚!我等推行的新基建政策确实存在诸多挑战与困难,但其成效亦是显而易见。各地交通便捷,水利兴修后农桑大利,商业繁荣,国库收入逐年增长,这都是铁一般的事实。”

“至于胡亥公子,虽年轻有为,难免在施政过程中有所疏漏,然其锐意进取、励精图治之心天地可鉴。”李斯转向顽固派大臣,语气坚定,“你们所列举的问题固然存在,但任何革新都会面临阵痛,若因此否定全局成果,岂非因噎废食?我们应当总结经验教训,而非一棒子打死改革之路。”

另一位改革派重臣也出列补充:“且胡亥公子行事皆遵循律法,何来违背之说?所谓滥用刑罚、凌驾于法律之上,皆为片面之词,无实据可查。我等愿提交详尽的调查报告,供陛下明察。”

这一席话犹如石破天惊,不仅打破了早朝中对胡亥公子不利的局面,殿内气氛愈发紧张,新旧两派势力的角力在此刻达到了高潮。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