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在下的刀子致郁全球正文卷第163章周凯的处女作!林秋从老家回来,见到周凯的时候已经是初四了。 因为一直忙于春晚的表演,所以基本上周凯回到夏州后,林秋就一直没时间去见。 这次周凯来到林秋的家里,二话不说,直接一个裸绞加千年杀! “我焯!痛痛痛!” “看样子体格不错嘛,没被米州女人给掏空?” 林秋拍掉周凯的手,揶揄道。 周凯嘿嘿一笑,下意识舔了舔嘴唇。 不过忽然正色起来,义正言辞的对林秋道: “说什么呢?” “哥们在米州,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特效电影的学习。” “怎么在你心里,哥们就是那样的人?” 林秋耸了耸肩,鄙夷道: “难道不是吗?” “切。” “你不懂我。” “懂你的都是妹妹。” “污蔑!诽谤!” 从毕业后去到米州学习,整整过了一年半的时间。 这一年半的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 …… “我焯!伱和我唐姐真在一起了?我还以为是绯闻!” “不过也是,我没走的时候你俩就在眉来眼去。” 周凯双手环胸道。 仔细想想,貌似并不是很意外。 从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周凯这“恋爱大师”就看出了苗头。 周凯在米州,学习外语是真,学习电影同样是真,并不冲突。 聊了些家长里短后,两人就聊到了正事,那就是关于特效电影的拍摄和制作。 米州的特效电影,在九州一直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处在领先地位,而最近才有被夏州渐渐追赶的苗头。 其实在前世,同样是这样。 要知道美国的特效电影,从20世纪末就开始发展了。 那个时候的《终结者》再加上后面的《黑客帝国》《星球大战》系列等特效巨制就已经领先全球,当时的国内工业电影才处在幼苗阶段。 而后就是漫威大片以及《星际穿越》《2012》《阿凡达》这样的科幻巨制。 直到林秋穿越前,漫威大片的口碑才因为诸多原因逐渐走低,可即便如此,依旧是狂扫全球票房的存在。 漫威系列的特效大片,对影迷而言的观影门槛是相当低的。 拎个爆米花,不用带脑子,放松就完事了。 之所以这个系列如此火爆,就是因为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超级英雄宇宙,实现了男孩心目中的超级英雄梦。 林秋本身对于漫威系列的电影并不感冒,可不得不承认,这是真正的九州票房收割机,也是真正能够打入九州市场,引发九州海啸的系列电影。 而前世的国内,因为电影工业发展较晚,所以特效巨制很少。 最开始的时候,还被《爵迹》这类的特效大作给拉低了口碑。 原先国内一直普遍觉得,美国的特效技术,领先咱们非常非常多,这是根深蒂固的思想。 直到《流浪地球》的出现,才让这个偏见被真正打破。 当然,上海大炮的出现,又让这个偏见加深了一些…… 就从电影荧幕上直观呈现出来的效果来看。 不说剧情,就单单说特效呈现,《流浪地球》不会逊色太多。 前世就包括好莱坞的制作人员,有不少都是国内的人员。 之所以会出现国内特效大片远远逊色于国外的情况,还是因为国内电影的制作总是主次不分。 特效好不好,投资多少当然重要,还有重要的就是这个特效值不值得其所投资的价值。 而在国内,对电影的投资,大部分都给了演员。 “夏州知名的演员片酬太高了。” “除非是你的电影,否则……” 周凯摇了摇头,道。 现如今整个夏州都是这样的情况,而林秋不同,林秋现如今的电影,就算是0片酬,都会有大批大批的好演员争着去拍,可换作是周凯这样一个新人导演,不太可能。 在夏州,你请上一个知名演员,知名明星,效果甚至要比踏踏实实做电影好的多。 本身一部电影的制作经费就那么多,演员一拿,剩下留给电影的制作经费自然就少。 《流浪地球》这样一部影片,之所以能出现在前世,同样经历了很多波折。 “还有一点就是投资。” “不得不说,米州电影因为市场广阔,投资起来要远比咱夏州有底气的多。” 周凯感叹道。 从投资来看,米州的特效大片,投资几乎都至少在十五亿。 而国内,投资个三四亿就算是大制作,像《楚门的世界》这样投资十亿的影片,更是罕见。 归根究底,是因为九州电影市场的原因。 因为米州的电影在九州一上映,会有百亿以上的票房,所以他们才会投资这么多,而夏州电影在九州电影世界的总票房,从来没有一部超过百亿。 投资大,特效高,票房高,再投资第二部…… 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下来,整个电影工业的链条就运转了起来。 所以林秋才要费尽心思的,打开九州电影市场,因为只有打开九州电影市场,才能够将夏州电影的链条运转起来。 夏州境内,五十亿的片子就算是优秀了。 可要是打开九州市场,在九州的总票房,或许能够直接翻番。 “怎么?” “还是有点虚?” 林秋望着周凯的表情,揶揄道。 “废话,肯定有压力啊。” “我一个新人导演,上来就要执导动辄投资十亿的商业大片,你说呢?” 林秋轻笑一声,直接拍了拍周凯的肩膀,“公司都没慌,你慌什么。” “喏,先给你拍一部电影。” “练练手。” “第二部就开启漫威系列,我会给你画好分镜的,别慌。” 林秋从一些自己创作的剧本里,抽出了一部递给了周凯。 剧本名字:《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周凯现如今没有什么执导的经验。 上来就执导大作,肯定不太现实。 这是林秋和周凯早就计划好的。 长安的小成本影片一向很有东西,特别是林秋的剧本。 像《那些年》这种一两千万投资的电影,亏了也就亏了。 就算让周凯家自己掏,都不会眨眼,因此周凯不会有任何的压力。 虽然在林秋身后学,在米州剧组学,可作为导演,肯定还是要有执导经验。 “信我,没问题的。” 林秋笑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