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 勤政殿。 建武帝正在批阅奏折,连续数封都是参奏兵部。 兵部尚书贪墨军饷、成国公任人唯亲、威远侯纵兵劫掠、镇南侯意图谋反…… 几乎所有执掌军权的武将,全都罪名累累。 御史的职责是风闻奏事,却也少有这般激烈,听起来不似大乾三兴,更像是国朝要亡了。 建武帝询问身旁老太监:“去查查,这帮御史又发什么疯!” 老太监躬身退下,片刻后回来禀报。 “陛下,昨天威远侯与卢尚书的车架遇上,互不相让。威远侯命亲兵殴打卢府家丁,连卢尚书轿子都掀翻了。” “今早卢尚书没去礼部当值,据说在家养伤!” 老太监将查来的消息说出,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卢尚书出身世家大族,是周丞相的左膀右臂,威远侯统领京营,女儿是太子妃,两边都惹不起。 “下旨申饬威远侯,罚俸一年。” 建武帝给了个不痛不痒的惩罚,文武相互攻讦早就习以为常,本就是他有意引导的结果。 继续批阅奏折,看到户部关于受灾人数的汇报。 “除存量死亡,冻死者超百人……” 建武帝眉头紧皱,当了三十余年皇帝,竟然看不懂奏折。 什么叫存量死亡? 雪灾对建武帝来说并不是大事,朝廷有规章制度,依律救灾即可,但是看不懂的户部奏折,让他有种臣子脱离掌控之感。 “传周爱卿。” 殿中值守的内侍,当即去丞相府传旨。 丞相府位于皇宫右侧布政坊,只一墙之隔,大乾以右侧为尊,足见其权势之盛。 约莫半个时辰。 周丞相在内侍的引领下,来到勤政殿三叩九拜。 “周爱卿请起,赐座。” 建武帝直接问道:“朕博览群书,从未见存量死亡之词汇,不知作何解释?” “启禀陛下。” 周丞相刚刚坐下,听到问话连忙起身。 “此语乃户部徐尚书创出,意为京城以往年份百姓死亡数量,扣除后就是因雪灾而死的人数!” “……” 建武帝沉默半晌,问道:“这次雪灾,京城死了多少人。” 周丞相瞥了眼面无表情的皇帝,猜不透是要听好消息,还是听真实的情况,想了想回答说。 “衙门发的公告,是七百二十六人。” 建武帝追问道:“那实际呢?” 周丞相实话实说:“只京城就超万人,大雪封路,尚未统计附近州县。” 建武帝叹息道:“竟然死了如此之多,百姓受苦,朕心难安!” “陛下,臣定竭力救治京城百姓。” 周丞相目光低垂,已然明白了皇帝的想法。 京城不允许死这么多人! 万年县多死些,永宁县多死些,乃至于附近州府也多死些,京城的雪灾自然就减轻了。 “周爱卿下去吧。” 建武帝微微颔首,对周丞相很是满意,懂事又能办事,唯一可惜就是出身江南世家。 皇后崔家、丞相周家、礼部卢家等等,全部出身于江南,也都是投资建武帝的原始股东。 创业时自是甜甜蜜蜜,创业成功了,股份不在自己手里就很难受! 偏偏不能强行清退股份,会造成朝廷不稳,后世也会骂建武帝擅杀功臣、不能共富贵。 于是大力培植了以威远侯为首的新兴武勋,维持朝堂平衡,免得皇权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