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要正式开始修炼。 李慕玄强忍心中的兴奋之情,连忙坐下,闭上眼睛,调整好呼吸。 “一切法门,都离不开先天一炁。” 只见洞山缓缓开口道:“修炼的第一步,便是感应到先天一炁的存在。” “这世上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方法,能教人直接感应到先天一炁,但此类功法多是歪门邪道,容易使人走火入魔。” “你可见过电源和电线么?” “见过。” 李慕玄如实回答。 闻言,洞山接着讲道:“人的体内除了先天元炁外,还有真气。” “真气乃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结合而成。” “如果将体内真气比做成电源,体内经脉比做成电线,那么先天元炁,就是此刻我们头上这盏发光的电灯。” “你不先充实电源,理清电线,就想一步登天去开灯。” “那么结果无非两种。” “一是电线错乱导致短路,二是电源不足,感应到的先天一炁薄弱。” “而所谓的筑基,就是积累体内真气,使其生机不绝,旺盛圆满,在积累到一定量后,真气会自然而然的帮人打通各处经脉,使人感应到先天一炁。” “多谢先生教诲。” 李慕玄开口表示受教。 同时在心里暗道。 三一门不愧是名门正派,在教弟子修炼上没有半点投机取巧。 主打一个稳。 或许这在某些人看来收效缓慢。 但在李慕玄看来,修炼一途上,稳扎稳打比什么都重要。 毕竟说不定什么时候。 就被曾经轻视的某个细节给反噬。 “明白就好。” 洞山点点头,然后继续道:“现在我便传你积累真气的法子。” “你可知,人身上有三百六十五处大穴,易数以九为最大,以九归真,所以人身每个穴位应填满九口真气。” “而人在坐禅时,六根清静,心志既不散乱也不昏沉。” “这种状态下,每刻钟能化出一口真气。” “而当真气化生时,其一由督脉上行百会,再下行到口腔上颚的龈交穴,会化成‘金津’,其二由任脉上行到口腔下颚的承浆穴,会化成‘玉液’。” “这时候只需舌顶上腭,使任督二脉相连,金津、玉液便会在口腔混合。” “混合之后看似与寻常唾液相同。” “但却格外清甜。” “因此也被人称之为‘甘露’。” “甘露之甜,不似白糖,而是自然的甜味,源源而来。” “其中须注意的是,甘露形成之后,不要经常咽,要等到满口时,舌头翘起,轻慢地咽下,自然而然的将它送下丹田。” “这一过程,也被称之为咽津纳气。” 话音落下。 李慕玄眼中闪过几分亮光。 他发现,洞山所讲的筑基法门,竟然和他前世在山上修道时一模一样。 同样是入门筑基,同样是坐禅,同样要摒弃心中杂念,六根清净,舌顶上颚,吞咽甘露入丹田。化为真气打通经脉。 只不过前世李慕玄按此法来做。 身体虽然好了不少,但却没有其他玄妙之处。 而这一世。 此法却成了真正的筑基法门。 以此来推断的话。 前世那些修仙理论似乎并非完全是前人凭空想象,或有一定可取之处。 思索间,洞山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刚才的话你可听明白了。” “晚辈明白了。” 李慕玄开口回道:“简单来说,就是坐禅时,心无旁骛,六根清净。” “在此过程中,真气化生,通过任督二脉汇聚于口腔内,形成如口水一般的甘露,将其吞服下去便可化为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