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您回来了。” 殿内,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正在打坐的陆瑾立即睁开眼睛。 “师父。” 陆瑾恭敬的起身行礼。 “嗯。” 左若童点点头,想到陆瑾刚才心神不宁的模样,主动问道:“昨日传你筑基法门,修行时可有遇到什么困难?” 闻言,事关修行,而且陆瑾也不是有话憋在心里不说的人。 于是立即说出坐禅时遇到的困难。 “师父。” “弟子多次尝试坐禅,但每次刚进状态,持续不了多久就会生出杂念。” “甘露也只有一丝丝的甜味。” 陆瑾开口讲述。 他自从体会过第一次坐禅的滋味后,再想进入反而变得颇为艰难。 尤其是被杂念干扰几次后,心神逐渐变得焦躁起来,好在他不是什么性急之人,这才还能继续坐在这里不断尝试。 但这种越是想,就越是艰难的处境,却是让他难受的紧。 “正常。” 左若童听完,看着陆瑾这快要急哭了的模样,脸上浮现几分笑意。 随后抬手指向旁边的水云,宽慰道:“别看你这些师兄这么神气,他们也是从这一步走过来的,刚接触到修行都会这样。” “你之所以会生出杂念。” “是因为你的心不静。” “坐禅,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太想进入,反而会适得其反。” 话音落下。 陆瑾稚嫩的脸上露出沉思之色。 片刻后开口问道:“那师父,弟子该怎么样才能做到心静,不被情绪干扰。” “水云,你等会教下陆瑾《九序心法》开篇,” 说完,左若童看向陆瑾,言道:“你禅定时若是感觉心神不宁,杂念丛生,就什么也不要去想,闷着头默念经文就好。” 《九序心法》是他们三一门的传教经文,据说逆生三重便是从心法中推衍而出。 正因如此,祖师爷曾经立下规矩。 心法只能传给本门弟子。 如今教给陆瑾,让他在坐禅时默念,倒不是这心法有什么稳定心神的功效。 而是通过这个来转移注意力,以念止念,让陆瑾能更好的进到坐禅状态,等将来修行大成,行为举止皆发自本心,无太多杂念时,也就不需要靠默念心法来辅助了。 当然,若是可以。 左若童其实并不希望弟子通过这种取巧的法子进到坐禅状态。 理由很简单。 默念心法只是转移注意力,并不代表着完全消除心头杂念。 某种意义上来说,杂念依旧还存在于脑海,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甘露的质量,而且说不定会对心法产生依赖。 只是话又说回来。 这世上有几个刚踏入修行,就能做到心无杂念的人? 陆瑾又还小。 不适合出去磨砺修行。 那么问题来了,不修行就没办法筑基,不筑基就没办法修行。 两难之下,只能暂时先用这法子来作为辅助,等到陆瑾将来筑基完成后,再让他跟着自己或者其他弟子修行。 “弟子谢过师父。” 问题解决,陆瑾双手抱拳行礼。 见状,左若童没说什么,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后,转念想起另一个人。 “这会儿洞山应该在教他筑基。” “不知道情况怎么样,希望能借此机会挫一挫他的傲气,让这个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的省心弟子看清自己。” 思索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左若童脸上笑意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