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一人之下:让你炼气,你成仙了? > 第二百二十五章:存心养性以事天,聚精会神而合道!

第二百二十五章:存心养性以事天,聚精会神而合道!


  很快。  随着众人到齐,授仪式正式开始。  与世俗繁琐的仪轨不同,授予法的仪轨要相对简单点,毕竟都是修行者,许多礼法上的无效仪轨都被删去。  但即便如此,整套流程走完,依旧用了两个多时辰。  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颂词上面。  其他的如上香、点烛、点灯、击钟等等,由醮坛执事各司其职。  这些执事主要有高功、监斋、都讲、侍经、侍香、侍灯、知磬、炼师、摄科、正仪、监坛、清道、知炉、表白。  不过这些跟李慕玄没太大关系。  做为受者的他。  反而是斋醮仪式中最轻松的,只要跟着颂经赞神便可以了。  就如此,随着仪轨完成。  香烛、油灯将整座大殿照彻通明,钟罄、诵经声不绝于耳。  “迎圣接驾!”  一道庄重凝肃的声音响起。  下一刻。  李慕玄转头看去。  只见上清弟子抬着四尊塑像走出,将其放在醮坛的主神位上。  魏夫人塑像最大,放在中央,大中小三位茅君则列于下方,以大茅真君地位最贵,中茅和小茅列于左右两侧。  迎圣接驾完毕后。  紧接着便是焚香、上祭、开光、点像,一道道复杂程序有序进行。  整套流程叫做安圣。  过程中,李慕玄目光直视塑像。  眼眸中金光闪烁。  遗憾的是。  除了随着仪式进行愈发浓郁的信仰之力外,他什么都没看到。  不过想想也是,要是受就能见神,那世间的人全往道门挤了,仙人的存在也不会变成虚无缥缈的传闻。  很快,安圣的流程走完。  做为监度师的张之维站在醮坛,一手掐指决,一手拿祝文。  高声颂诺道:“高上元始天王,今日上愿八会,日吉时清,谨於玄坛,或云岳,盟度玄经,乞丐告下五帝灵山,监臣盟誓,早赐神仙”  唱完祝文。  授科仪也到了最后一步。  一众生来到坛前。  在醮坛执事的带领下,对着魏夫人等神像诚心礼拜,面前放着一尊大火盆。  随后,众人坐在蒲团上,一手持令牌,一手掐上清决,诵念经文的同时,心中存想四位茅山祖师的样貌。  据说在这个过程中。  随着存想样貌愈发清晰,自身之神就能与法脉建立联系。  而手中这块令牌则是法的凭证。  只要寄托一缕元在上面。  事后在祖师神像前焚烧令牌,上达天听,授仪式便算正式完成。  到那时就有了开坛画符,行使上清法印的资格。  何谓法印?  可以理解成道教奏达天庭的公印,也是行使神力的法物。  类似封经符、困仙符这种符不需要法印盖章,按照斋醮、科仪画好就能用,而驱神役鬼之类的符,则必须要用到法印。  就跟朝廷的红头文件一样。  你不盖章。  就调动不了鬼神。  此时,一众生当中,李慕玄闭目凝神,诵经存想。  随着四位祖师的样貌出现在识海中,他能明显感觉到祖师神像上的香火信仰被牵引过来,欲要往身体里钻。  “香火信仰就是一派法脉?”  李慕玄心忖一声。  他的元神要比寻常人坚韧凝实,甚至达到内观细胞的地步。  几乎是一刹那,他便存想好祖师神像,现在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引入香火念力,与元混合后寄托在令牌上。  只不过,李慕玄略微有些迟疑。  如果法脉就是香火念力。  那么受,名登法册,便相当于对香火念力的使用权限。  而斋醮、科仪则是聚拢香火念力的手段,再配合存神之法的天人感应,以香火念力为桥梁,精准定位到那一尊神,使其神念和力量能寄托在符上。  看穿法脉的本质后。  李慕玄心中顿时生出不一样的想法。  是否可以简单一点?  不需要香火念力铺桥搭路,直接定位到那尊神,并驱役为己所用。  “以真性灵光,通天彻地,驾驭万法.”李慕玄口中念叨,若按照存神之法的观念,人体内有三万六千神。  但归根结底。  这些神都是元神的一部分。  而人身为天地。  元神其实就是自身的天道!  那么倘若自己以元神去感应天道,然后再通过步罡、科仪、斋醮锁定这个神的位置,同步他在体内的所在。  将来需要用时,是否可以不再用香火念力去铺桥搭路?  直接就能以元神去调动!  不仅如此,类似香火神那样的存在,本身也属于万法之一。  但凡在天道之内,就能用符随意驱使,当然,前提是要用一次信仰念力锁定位置,不然茫茫天道如何去找。  想到这。  李慕玄眼神不禁变得有些古怪。  他怎么感觉这思路。  香火念力就跟带路党一样,帮助自己精准搜寻神灵所在,而这些被发现的神灵,往后必须要听他的符差遣。  心念至此。  李慕玄决定尝试一下,看看能否以自身元神去感应天道。  而这件事他也算经验颇丰。  毕竟奇门之法是以性命去勾连奇门内的天地,观法则是用元神来模拟天道的视角,现在则是要更进一步。  随即,李慕玄屏气凝神。  模拟天道自然之态,来存想自身元神,尝试与天道相互感应。  在这个过程中。  时间、空间逐渐失去意义。  天地间除了自己以外,只剩下一片虚无,渐渐地,自己的身影也变得模糊起来,仿佛与周围的虚无融为一体。  与此同时,一众受的道士中。  陆瑾第一个睁开眼睛,手上的令牌也被寄托了一缕元。  “师兄肯定是第一个!”  陆瑾下意识便往前方火盆看去。  见那处没人,澄净的眼神中闪过大大的疑惑,随后目光左右环顾,发现师兄还坐在身旁,心中顿时一惊。  “难道我真是万中无一的符奇才?”陆瑾心中生出几分狐疑。  这念头连他自己都不太相信。  毕竟天才归天才。  但超过师兄实在太夸张了。  这可是有着仙人之姿,样样都能做到极致的师兄啊!  自己何德何能嗯~,反过来一想,有道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弟不必不如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陆瑾眼神顿时闪过几分明亮。  接着拿起令牌,高高兴兴的走到前面,扔到火盆内烧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  负责斋醮的修静老道有些惊讶。  他还以为第一个会是李慕玄,没想到居然会是这陆家小子。  按理来说不可能啊。  毕竟存想四尊神像不是很难的事情,只是入门基础罢了,以李慕玄的性命修为,应该很快就能做到这一步。  莫非是出了什么意外?  但也不对啊。  还没听过谁在受出意外的,哪怕是刚得的都能感应到。  无非是花的时间有些长。  正想着。  陆瑾的声音响起。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