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七零:我辅导爹妈考大学 > 第1章 未来的打算

第1章 未来的打算

任何人都可以嫌弃白近玮和苏落月,但只有白染不能也不会,因为这对懒夫妻真的把最好的东西都给自己了。

“不过,老姑娘,你也别想着真靠我,你爹这辈子就是地里刨食的,没啥大能耐,要想真过好日子还是得靠你自己。

先说好了,你以后可不能像我现在似的,上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然以后咱家吃啥喝啥,喝西北风啊?

你舅舅也不能像地球似的一直活着,咱家不能光靠我和你妈那点工分换的的粮食。”

亲妈苏落月每天和一群小孩割猪草赚三个工分,亲爹白近玮和一群老娘们上工赚六个工分。

也就是说,两口子一天的工分加起来都不到满工分。

虽然很少,但是也够一家三口吃,家里就白染一个娃。

白染:切,还没感动十秒钟,一下子给我打进现实。

说起舅舅,白染恨不得给他立个长生牌位,亲舅舅苏念恩简直就是白染一家三口的衣食父母。

自打白染亲妈苏落月知青嫁给白近玮后,这位大舅哥就一直在贴补妹妹一家,苏冉小时候喝的奶粉,现在穿的衣服都是舅舅给买的。

这舅舅,真是亲的不能再亲了。

昨天夜里,白染就已经想好报答舅舅的办法了。

那就是把学渣表哥苏思烁的学习成绩搞上来,让他在未来高考这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阵容当中脱颖而出。

在远方毫不知情的苏思烁:qaq我谢谢你!我的好妹妹!

白近玮刚把白染背进屋,苏落月就着急的从柜子里拿东西。

“老闺女你咋这么慢?我躺在炕上闻着红糖大枣馒头的味儿,给我馋的抓心挠肝的,干等你也不回来。”

苏落月话是和白染说的,但眼睛却一直没从吃的上面挪开。

把布包里的馒头按照三等份分好,苏落月就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

这是他们家的传统了,好东西一起吃才更香。

白染也被饿得直流口水,嗷呜咬了一大口。

黑米面和小麦面的香气,再加上红糖与大枣的甜,有嚼劲的口感,真是太好吃了。

越嚼越香,东北的土地种出来的粮食咋能这么好吃?

“妈,这也太香了,哪里买的?”白染吃掉了一个有脸那么大的馒头,缓解了胃中的不适,这才有闲心和苏落月说话。

“在李胜男那换的,她家是干部家庭有细粮,然后我拿着红糖和大枣还有粮食去你大姨家,让她做的。

你大姨真不愧是白案大师傅,咋那面团子到她手里揉把揉把后就这么好吃?

对了,我还让你大姨帮我做了二百个粘豆包,等过两天就把材料给她送过去。”

每次吃到难得的细粮,苏落月都幸福的想要流泪,顺便暗自在心里骂骂那些把细粮收走的人。

嫩水市盛产小麦,小麦磨碎了就是日常吃的白面,是这个时代很金贵的细粮。

可是这些小麦成熟收割后要全部交上去,等粮站给发苞米棒子和地瓜土豆啥的。

有家里穷的,弄不到城里的粮食,可能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种的白面是啥味的。

听说隔壁县城种大米的更惨,他们那里种出来的是特供大米,农民更吃不着了。

在乡下能吃到细粮,白染一家全是靠着苏念恩的贴补,还有白染大姨的帮忙。

白染这个大姨叫洪盼章,和苏落月没有血缘关系,两个人是结拜的异姓姐妹。

当年,洪盼章和丈夫离婚带着刚出生的女儿回娘家,在火车上遇到了下乡的苏落月,两个人一见如故,对吃的都颇有研究。

洪盼章擅长做,苏落月擅长吃,刚好专业对口。

下了火车后两人也没断了联系,苏落月就算是下乡了,也经常去城里找洪盼章玩。

在娘家不受待见,有些自卑的洪盼章在彩虹屁大师苏落月的鼓励下,开始做糕点卖给熟人,渐渐做的比国营饭店还好。

也是赶上了好时候,国营饭店的白案大师傅要把工作卖了退休养老,攒了点钱的洪盼章就和苏落月借了一百多块钱把工作买了下来。

当年说话都脸红的人,现在成了在后厨的白案大师傅,在后厨叱咤风云。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