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慈修的一句“外相”,引起了这么多事。我不问刘霄,刘霄就不会起意安排我国子监之行。杜名没带我去凤鸣楼,就不会遇到周魅。游乘风不大嘴巴,我也不会找刘霄去坑周魅。 一念起,万念起。 不被迫当“监读”,就不用到馨楼,不会有三年的美好回忆,不会读吴四部史,不会讲那么多爱情故事,不会和皇帝相互吹捧,不会让周魅种下情根。 倒底因从何起?果往何去? 我经历的真就算在我身上了嘛?和我一起经历的人呢,比如周魅承的果是谁种的因?还有我没经历的呢,为什么也算到我身上?我真的算没经历吗? 我活在当下,却好像牵连着一切,每个人都是这样,想要逃离。 跳出因果是不是修行最终的目的?真的可行吗?洪慈修那么强,他那样的人起码有二十八个,他们面对的是什么,竟然也要设局? 遥想当初来到国子监,我害怕的居然是三年后惨遭师弟师妹们的报复。结果天老爷给我丢下来一份难得的友情,一份无所适从的深情。 思绪纷杂交织,心中憋闷,真不快活。 低头点灯,那条淡蓝色的锦绣有一角正压在书册下,我要给周魅一个答复,给自己一个答复。 翌日,我回商盟找到刘霄。 “刘爹,昨晚我遇见周魅了。”我开门见山。 “嗯,你想怎么做,离开吴国?” “你全听见了?”我不该问他的,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太羞耻了。 “呵呵,只要我在凤都,你那边什么动静我都能知道,否则我怎么会去文华殿守着你。” “我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她,你有什么好办法,求你别再出馊主意了,我到现在都拎不清这一切应该怪谁。”我希望刘霄能给点有用的建议。 “为什么要拒绝?”刘霄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