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有些怀疑的看着一眼李安,说道:“你稍等,我进去通报主君。” “劳烦了。” 老者把门关上,一路来到刘学文的书房。 刘家下人不多,因此门房还要担任通报的工作。 他知道刘学文只要不去书院,早上吃完饭后,就会在书房看书。 “主君,外面有个叫李安的少年郎说主君答应收他做学生,前来拜师。”老者在书房外说道。 老者话刚说完,书房的门就被打开了。 “人在哪?”刘学文问道。 “回主君,人在外面等着呢。”老者说道。 “你去把人带到正厅来。”刘学文说道。 “是!” 老者行了一礼,回到前院,打开了大门。 “小郎君,快里面请,主君在正厅等你呢。”老者微笑道。 “有劳老伯了。”李安拱手道。 “呵呵,老头子就是一个门房,小郎君叫我阿福就行了。”老者笑道。 李安和父亲在老者的引领下,进入了刘家。 李南一进院子就好奇的四处打量了起来。 老者领着父子二人一路来到主厅,冲坐在主位上的刘学文拱手一礼,说道:“主君,人带到了。” 刘学文摆了摆手,说道:“你下去吧。” 老者躬身一礼,又冲李安父子拱了拱手,退了出去。 “见过刘学政。”李安行完礼,介绍道:“这是家父李南。” “见过刘学政。”李南有些慌乱的行礼。 李南见过最大的官也就是盛纮了,那还是盛纮去乡下巡视的时候,远远看了一眼。 刘学文虽然没有盛纮官职高,但是在普通百姓眼里,都是遥不可及的人物。 刘学文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请坐。” “谢刘学政。” 李安谢过之后,见父亲有些拘束的站在那没动,拉了拉他。 李南回过神来来,说道:“刘…刘学政,我听…我听我家阿牛说,您愿意收他做学生,特地带他来拜师。” 说完,他把背后的竹篓取了下来,说道:“这是我准备的束脩。” 刘学政笑道:“我愿意收他做弟子,是因为见他是一块璞玉,这些虚礼就免了吧。” “这不成,刘学政能教我家阿牛读书,我们家感激的很,怎么能连拜师礼都不收呢。” 李南闻言还以为刘学政觉得礼轻了,心里琢磨着回头再买一些东西送过来。 “刘学政,您若不收,我父亲还以为礼轻了您不愿意收呢,而且拜师束脩可是孔圣人定下的。”李安笑道。 他能看的出来,刘学政不收,并不是嫌弃束脩轻了,而是真不想收。 通过昨天的接触,他发现刘学政并不是古板的人,因此在他面前并不拘束。 “阿牛,你胡说什么。” 李南瞪了儿子一眼,向刘学文拱手道:“刘学政,我家阿牛不懂事,还请您不要怪罪。” “哈哈。” 刘学文笑道:“好,那这个束脩我就收了,你是不是该改口了?” “还没行拜师礼呢,现在还不能改口。”李安笑道。 “呵呵,说的对,走吧,跟我去书房行拜师礼。”刘学文笑道。 若说之前他想收李安为学生,是因为那首诗,现在是真的有些喜欢李安这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