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致灼灼如火的青春 > 第十三章:初寻工作

第十三章:初寻工作


  从学校到饺子馆得走十分钟,现在实行的是冬季作息时间。

  也就是说中午吃饭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且没有午休时间。

  这样一来,找一个距离近人又少的地方吃饭,就显得十分重要。

  廖肃刚走进饺子馆,正要找个地方坐下来,突然里面传来一阵声音:“嗨~这么巧,咋每次来这里都能遇到!”

  廖肃定睛看去,在饺子馆的一个小角落,他看到了杨琳和李蝶澈。

  杨琳说完之后,一直给廖肃挥手,示意廖肃坐过来。

  廖肃有些尴尬,他没有想到杨琳和李蝶澈也这么喜欢吃饺子,如果得知她们也在这里,那他一定不会来。

  但是,现在也没有办法了,只能走过去,尴尬地回了句:“是啊~挺巧的。”

  廖肃走近她们的桌子,李蝶澈拿出了边上的凳子,说道:“坐一起吧。”

  廖肃感觉太尴尬了,还是硬着头皮,回答道:“好……谢谢……”

  廖肃坐下来之后,李蝶澈有些抱怨地说道:“今天的课真是没办法听了,要是再不调位置,这以后的课没法上了。”

  杨琳也附和着说道:“就是,主要也是现在没有书,只能干听,啥也听不到……”

  廖肃略带安慰的口吻,说道:“刚开始老师讲的东西并不多,基本没有什么要学的知识。”

  一听我这话,杨琳却笑着说道:“我倒是希望一直这么下去,不想听课。”

  李蝶澈看着杨琳,说道:“还是学业重要吧,这么下去估计只能考个“家里蹲”大学了。”

  杨琳笑着说道:“我其实都行,无所谓,只要有学上,我是不在乎的。”

  杨琳又立刻补充着说道:”对了,倒是你们俩,有没有什么想考的学校呢?”

  李蝶澈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我其实没有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如果能越过秦岭,那么那边的大学都可以。”

  “如果不能越过秦岭的话,那我就打算去”西大”,那可是我们市的首府大学。”

  杨琳又看着廖肃,问道:“那你呢?”

  廖肃坚定地回答道:“我只想去“西大”!”

  李蝶澈一听个学校,便问廖肃道:“咦,你对”西大”也情有独钟吗?”

  廖肃解释着说道:“我不想去离家乡太远的地方,多年的漂泊,让我感觉到很累。”

  “虽然外面的世界很繁荣,但我知道我并不属于那里。”

  杨琳笑着说道:“我去,这么感慨,真是酸文人……”

  西镇大学:1958年5月,西镇州委员会决定筹建西镇市师范专科学校。5月28日,筹委会正式成立,开始着手选定西镇市文庙为校址开始筹建工作。

  同年11月4日,西镇州人民委员会决定:将西镇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西镇大学。1959年,西镇大学迁到西镇农校原址办公。1966年学校停招,1972年学校宣布停办。

  1975年,经西镇州教育局、西镇市教育局、西镇州师范大学协商,决定成立西镇州师范大学西镇市分校,同年10月正式开始上课。

  1978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西镇市大学并改名为西镇师范学院。

  4月28日教育部专文指出:原址恢复西镇大学并改名为西镇师范学院。

  2001年5月31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同意西镇师范学院更名为西镇大学的函》正式批准西镇师范学院更名西镇大学。

  几人正聊着,门外又来了一人,从廖肃这个角度看过去那边有点“逆光”,看不清来人长相。

  那人一边往里面走,一边说道:“杨姨,今天的生意不错啊!”

  这熟悉的声音让廖肃一下就认出来了,是阿静无疑了,看来她也喜欢来这里吃饺子。

  杨姨在厨房正忙,听到外面传来的声音,回应道:“还行……自己先找地方坐。”

  阿静走了进来,眼角的余光“扫射”到了廖肃,她热情地对廖肃说道:“咦,这么巧,你也在这吃饺子啊!”

  接着,阿静就坐在了廖肃的边上,廖肃回答道:“我只是经常来,倒是发现你天天吃饺子吧。”

  廖肃的回答引起了阿静一阵笑:“哈哈哈哈……”

  这时候,杨姨从厨房走了出来,对阿静说道:“阿静,你还是要带走么?”

  阿静点了点头,说道:“对的,没办法,店里没人,走不开啊!”

  杨姨一边从柜台下面取着一次性饭盒,一边说道:“你倒是可以找个人来帮你了,一个人太累了。”

  阿静苦笑着,回答道:“害~我那只是小本经营,哪能请得起啊……”

  杨姨走进了厨房,阿静对廖肃说道:“你今天不上课么,还能这么悠闲地吃饭?”

  廖肃看了一眼墙上挂的钟表,上面分针走到了“6”的位置,他说道:“一个小时呢,这才几点,才12点半,还有半个小时呢。”

  ……

  杨姨将饺子舀到饭盒里,还额外调了一份蘸料分开装起来。

  接着,杨姨走出了厨房,阿静见杨姨出来了,连忙走了过去,杨姨将饭盒递给阿静,阿静接过饭盒,杨姨说道:“汤就在饺子里,要吃蘸饺,这也有料。”

  阿静说道:“好嘞,谢谢杨姨,行了,我得回去了。”

  杨姨关心地说道:“路上慢点……”

  本来杨姨打算出门送送,还没走出去,便有客人喊道:“老板娘,6号桌,再来两斤饺子,一斤汤的,一斤蘸的。”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