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李云龙的电报,杨远山有些纳闷。 心道:这刚分开没几天吧,又让自己去团部干啥? 难道是上级的表彰下来了? 这么快的吗? 那也没必要让自己跑一趟吧? 直接电报转发过来不就好? 虽然心里有一万个问号,但杨远山还是立刻对周宪培道: “老周,既然团长让我去团部,那营里的事,就委托你跟韩阳了。” “嗯,好的。” 经历过之前杨远山去旅部,不在营里一个多月的事,周宪培对于主持特务营的事务已经有了经验,淡定了不少。 “韩阳,如果有敌情,你一定要果断行动,先行动了,再请示。 不可错过战机! 咱们的队伍,就是要打仗,才能越来越强!” 杨远山又交代一句。 前番自己去旅部,周宪培把平田一郎的宪兵联队放过去的事,他可不想再看到第二次。 他喜欢的可是——别管谁从自己防区过,不脱下一层皮,休想过去! “是!” 韩阳连忙点头。 随后杨远山又对赵力道: “赵力,你不是说那批装备里有边三轮吗? 在哪里? 我试试这次开边三轮去团部,这样速度可以快一点。” “啊,营长,那边三轮跟自行车可不一样,伱会骑吗? 要是翻车,可危险啊!” 赵力闻听这个要求,顿时十分惊讶。 因为没人会骑,刚刚他们把那17辆边山轮从山坡上弄到村里,可费了不少劲呢。 “放心好了,这玩意儿还能有多难? 我试试就会了!” 杨远山摆了摆手。 心道:不就是个摩托车吗?穿越前我骑的还少吗? 别说摩托车了,汽车、卡车自己也开过不少啊! 见他态度坚决,赵力也不好再劝,只好带他去骑边三轮了。 不过两人一出门,就忍不住哑然失笑,只见此刻,已经是晚上,外面漆黑一片,根本啥也看不见。 这还骑个毛线! 杨远山摆摆手,让赵力先回去休息了,明早再说。 反正他琢磨,磨刀不误砍柴工,骑着摩托车,估计几个小时就能赶到团部,倒也不怕多耽误这一个晚上了。 …… 次日一早,杨远山起床收拾了一番后,就直奔后勤连。 不过临出门前,他又交待自己的警卫员张小河一句: “小河,帮我去找王野,从警卫连里调两个班来跟我学开边三轮,记得带上武器装备,咱们今天要去团部。” “是!” …… 来到后勤连,赵力明白他的来意,直接带着他来到了村里一处牲口棚。 17辆崭新的宝马R75军用挎斗摩托车,整齐地摆在棚子里,和对面另一个牲口棚里的十几匹骡子两两相望。 这场景,顿时让杨远山有点无语。 忍不住在心里吐槽:好家伙,这宝马摩托车被放在牲口棚里,还真特么合适啊! 这赵力也是个人才。 推出一辆摩托车,杨远山简单观察了一番,没发现这年头的摩托车跟后世的有多大区别,当即轻车熟路的跨坐上去,然后拧动启动开关,踩下离合,松开油门…… “轰!” 熟悉的发动机轰鸣声传来,让杨远山恍然以为回到了后世。 众人眼见着杨远山居然会开这边三轮,顿时惊讶得嘴都合不拢,眼神里全是仰慕。 这年头,会玩这些机械的东西,那可都是高技术人才啊! 比炮兵高手还稀罕! 赵力好奇地问: “营长,你以前骑过这车?” “不就是个边三轮么,很简单的,回头等我从团部回来,我教你们都学会!” 这年头,既没有交规,也没那么多车,杨远山觉得学个骑摩托车,有几个小时也就差不多了。 骑着边三轮,在村里晒谷场绕了一圈,惹得村里的战士和乡亲们仰慕不已。 战士们心想:营长也太厉害了,骑上这边三轮,真威风! 而乡亲们则想的是:这杨营长骑上这铁车子的样子真俊,得让俺家那丫头去给杨营长送双鞋去! …… 这时候,张小河带着两个班的警卫连战士来了。 杨远山当即停下来,手把手教这些人骑边三轮。 男人的浪漫就是车。 战士们看到刚刚他骑车的风采,自然都十分感兴趣,认真地学了起来。 花了两个小时,总算学了个三四成,勉强能够歪歪扭扭地开着,以龟爬一样的速度往前行驶了。 杨远山知道,开车本就是个熟能生巧的工作。 见他们能把车子开动了,当即也不多耽搁。 挑选其中开得最好的10个人驾驶着10辆摩托车,再装上两门答应给李云龙的厄利孔机关炮和炮弹,就带队出发,往六岭关方向驶去。 当然,他也没忘了带些汽油,要不然路上,这些车可是要抛锚的。 眼看着他们开车走了,剩下那些没被杨远山选中的警卫连战士不禁十分羡慕。 想起刚刚杨远山交待他们要继续学习开车的事,当即又努力和剩下的6辆边三轮搏斗起来。 …… 骑着摩托车走在山路上,杨远山感觉美滋滋的。 虽然如今的道路条件,比起后世差了十万八千里,他不敢骑得太快,但迎面而来的微风,还是让他有一种兜风的快乐。 比起之前骑自行车,可爽了太多! 张小河蹲在旁边车斗里,顾盼自雄,十分兴奋地吱哇乱叫: “啊! 营长,这边三轮坐起来可真舒服!” “你小子别光顾着舒服啊,仔细看着我是怎么开车的。 等会儿,我教你开。 要是到了六岭关,你小子还没学会开车,我就要抽你了!” “是! 保证完成任务! 嘿嘿!” 张小河嘿嘿傻乐。 忍不住幻想起了自己驾驶这摩托车的神气。 由于要等那些驾驶技术不熟练的战士,因此杨远山每开一段,就要停下来。 正好利用这个时间教张小河骑车。 等到下午他们远远望见六岭关村的时候,这小子已经开得像模像样了。 …… 六岭关村村口,独立团团部的哨兵正在站岗。 忽然,他们听到远处有“突突突”的声音传来。 “班长,什么声音? 好像不是炮声!” 一名听力很好的战士警惕地问。 带队的班长一边回答: “俺也不知道。 前面的暗哨没示警,应该不是敌人。 你们警戒,俺去看看!” 说完,他就跑向村口的一棵大槐树,准备上树看看。 然而这时候,那名战士却叫住了他: “班长,不用看了,好像是咱们的人,他们来得好快。” 说着伸手指了指前面。 班长定睛一看,就见得前面“突突突”开来了一队边三轮,但边三轮上面,却是灰军装。 这队边三轮行驶速度不慢,几个呼吸间,他就依稀看到了领头的似乎是熟人。 他拿起脖子上的望远镜一瞧,忍不住失声惊叫道: “这特务营也太厉害了,居然都骑上边三轮了!” “特务营? 班长,又是特务营的人? 他们之前不是骑自行车的吗?” 旁边的战士们惊奇无比。 “嗯,领头的是特务营的杨营长,我认识。 难怪暗哨老刘那边没鸣枪示警呢,老刘也认识杨营长。” 班长解释道。 倘若杨远山知道他们的对话,估计会吓得一头冷汗。 心道:我特么幸亏不是开着小鬼子的边三轮,要不然,是不是挨一枪也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