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抢救大明,从安排魏忠贤开始 > 五十四 安排地明明白白

五十四 安排地明明白白


  “臣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七千人呼喝,声若惊雷。

  朱由检满意地点点头,道:“平身,继续操练。”

  “谢陛下~”诸军起身,继续开始操练。

  “陛下。”杨肇基说道:“此六千军,皆为运河漕工。

  因为运河将冻,漕工无事,投军者甚众,精挑细选,皆是健康青壮。”

  “花了多少钱?”皇帝很会抓重点。

  杨肇基回道:“安家银各五两,行军银一两,因为冬季,各给棉袄一身,贴身衣物一套并鞋袜两套,计一两又七钱,合计四万六千二百两有奇。”

  “臣已经核查,无误。”卢象升补充道。

  你这样很容易没朋友的!朱由检瞄了卢象升一眼,问道:“教材编撰如何了?”

  “正要请陛下御览。”卢象升递过一本书来,道:“此为识字本,效三字经,以军纪军规为主,兼顾忠义,编撰为驸马都尉巩永固,行人钱嘉征,本届考生刘若宰,各将官亦有建议。”

  皇帝打开了教材:“阵战胜,在于法,匹夫勇,不足依……将之升,在于忠……帝给衣,不挨冻,日饱食,油水足,当死战,报君恩……”

  “不错不错,果真是大才之辈。”皇帝连声称赞,又道:“钱嘉征擢一级,调任京营教谕。”

  状元就是刘若宰了,除非那家伙第一轮都过不去。

  “待朕亲自题跋后,送经厂刻印五万本,诸兵人手一本。”朱由检把本子递向身后。

  “奴婢记住了。”徐应元应下。

  朱由检看向军兵,问道:“还是走队列吗?”

  “是。”杨肇基回道:“原先京营兵穿插期间,可加快进度。”

  “善!”朱由检点头。

  就在这时,一队五百余骑奔入军营,见皇帝在,早早下马,拜道:“臣陈坦奉旨募兵,今得马军五百回营。”

  “臣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诸兵齐拜。

  “平身。”朱由检双手虚抬,看着这群精悍男儿,喜不自胜。

  都是武勋世家出身,自带干粮的。

  这就是当皇帝的福利。

  只要表现的圣明,有的是人哭着喊着卖命。

  “尔等舍家投军,朕绝不相负,但立功劳,必有嘉奖。”皇帝开始了惯常的画大饼。

  “为陛下效死,肝脑涂地在所不惜。”诸兵齐呼。

  大家牙口好,再大的饼都吃得下。

  鼓舞了一番士气,到了放早饭的时候。

  皇帝去看了眼。

  稠得立住筷子的粥,大馒头,肉丁豆腐炖萝卜,还有大桶的松针水。

  “高起潜。”

  “奴婢在。”

  “若是每日每兵给一枚鸡卵,如何?”

  “京营五万兵,恐难供应。”

  “查查看,几日能给一枚。”

  “奴婢记下了。”

  巡视完毕,皇帝打马而回。

  吃完饭,诸军集结,卢象升大喝道:“带孙之沆。”

  “总务……”陈坦想求情又不敢。

  提督学富五车,各种大道理总是让人哑口无言。

  说不过,打不过,绝望啊……

  犹豫片刻,陈坦还是鼓起勇气说道:“总务,是否法外开恩,允其戴罪立功?”

  杨肇基说道:“今日新兵入营,正当宣贯军纪,带上来。”

  大哥二哥意见一致,诸人无法,只得把孙之沆带了过来。

  孙之沆拜道:“罪兵孙之沆见过总督提督。”

  卢象升说道:“孙之沆,尔无令调兵,陛下开恩鞭二百,分四期执行,今日第二次行刑,五十鞭,你可服气?”

  孙之沆低头说道:“罪兵辜负皇恩,甘愿受罚,打死无怨。”

  “行刑。”卢象升喝道。

  陈胜上前,道了声得罪了,扒了孙之沆的衣服。

  纵横交错的伤疤,看的一干新兵头皮发麻。

  pia~

  pia~

  皮鞭落下,皮开肉绽,一干新兵口干舌燥,大气都不敢出。

  五十鞭打完,孙之沆已经晕了。

  “拖下去治疗。”杨肇基打发了孙之沆,环顾全军,喝道:“诸位兄弟可知受刑者何人?”

  知道的人不少,都不敢说话。

  军中无故喧哗同样要挨鞭子的。

  “此人孙之沆,蓟辽督师孙承宗之孙,陛下钦点的羽林将军,因违反军纪,剥夺军职,鞭刑二百,分四期执行。

  尔等记着,违反军纪前想想自己是否有督师祖父,是否简在帝心。

  京营,天子亲兵,天下标营,首重军纪,若有违反,无论是谁,一概严惩不贷!”

  杨肇基气沉丹田,喝问道:“记住没有?”

  “记住了。”声音稀稀拉拉。

  杨肇基不满,喝到:“皇帝日日巡视,一日三餐油水丰厚,喂不饱你们吗?”

  “记住了!”声如雷霆。

  杨肇基喝道:“衣食军饷皆由内库出,陛下辛苦积攒而来,此恩深似海,辜负者,诸位兄弟共击之!”

  “共击之~”

  “共击之~”

  诸兵齐声呐喊,声势震天。

  只可惜新兵入营,尚未分发兵器,否则齐齐蹾地,气势更足。

  就在京营照常训练时,皇帝开始了例常的早朝。

  今日十一月初三,召回的臣子们基本都到了,包括袁崇焕。

  礼毕,朱由检开始点名。

  “韩爌。”

  “臣在。”

  “加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预机务,主掌天下救灾备灾事。”皇帝一如既往地独裁。

  “臣奉诏,必不负陛下所托。”韩爌领命。

  “袁崇焕。”

  “臣在。”

  蓟辽督师管得宽,总得需要助手吧?辽东总督?蓟镇总督?实在不行,经略巡抚给一个也行。

  袁崇焕暗暗合计。

  “加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总督贵州军务,兼理粮饷。”

  果然是总督,袁崇焕美滋滋地谢恩。

  “臣奉诏,必不负陛下重……”

  贵州?

  袁崇焕感觉很不可思议。

  路上做了那么多功课,让我去贵州?

  皇帝可不管袁崇焕内心失落,道:“奢安之乱绵延日久,四省难安,卿及任,当尽快平定叛乱。”

  “陛下,臣不熟悉贵州情况,只怕短期难有作为。”袁崇焕硬着头皮回道。

  以为你要说五个月平贵呢。

  朱由检暗暗好笑,道:“西南,国之赋税重地,不可轻忽,卿当竭尽所能,莫要令朕失望。”

  “臣谨遵圣谕。”袁崇焕从心了。

  “朱燮元。”

  “臣在。”

  “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总督云南、贵州、四川、湖广、广西军务兼理粮饷,赐天子剑,上至督抚、下至军民,皆可先斩后奏。

  叛乱之民,剿抚自专,人事更迭,卿自决之。”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