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家屋子。 今日正值周末,包国维难得没有出门,待在家里跟老包处理起了家务。 “国维啊,让爹来让爹来,你去读书罢,哪能让你干这些活啊!” 老包嘴上这样说,但是看到勤快的儿子,脸上还是露出了微笑。 “这房顶上的蜘蛛网肯定是得我来处理的,你这老胳膊老腿的摔坏了怎么办。” 站在椅子上的包国维一边捂着鼻子一边说道。 “好嘞,好嘞。” 老包也不反驳就自顾自地笑着,拢起袖子脸上散发着暖意,想起什么似的,他忍不住问道。 “国维,你上次说的那个什么信箱已经安装好了,真的会有人给咱们寄信吗?” 前几日,包国维突然让老包在家门口装个信箱,往日里包家哪里有什么书信,学校的消息都是发到秦公馆那边代收的。 但既然包国维开口了,而且目前家里有了包国维给的几十块钱,手头也还宽裕。 老包就在下工时间去了城里的邮局,将这个信箱办了下来,他抽了抽鼻子笑着说道。 “还是个铁疙瘩,漂亮的很。” 包国维则是笑着说道:“近日可能会有几封邮件寄来,若是学校的你就给我留着,勿要翻开,若是沪市的你就将里面的钱收好。” 老包有些惊讶地张了张嘴,刚刚想要问怎么回事,这个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声音。 “包国维,是包国维的家吗?” 外面的邮差左看右看旁边都不像是有住户的样子,这一圈范围内也就只有这家了,特别是门口那個崭新的邮箱,显眼的很。 “应该是这家了。” 邮差有些疑惑,刚刚想要将信件投入到信箱之中,就见到一个身穿破旧棉袄的老头急忙忙地跑了出来。 “欸是包国维,是包国维,将信件给我就好。” 邮差这才确定,停住了手,将手中的一份包裹递给老包说道。 “从沪市转来的邮件。” “好嘞好嘞。”老包弓着腰点头,脸上带着笑容。 邮差也不愿和他多说话,转身就走,临走时还不忘低声嘀咕两句。 “这也用得上邮箱吗?真浪费啊。” 老包是听到这话的,但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脸上乐呵呵的,丝毫没有在意,关上门转身朝着内堂跑去。 “国维国维,从沪市寄来的信件到了,你快看看。” 老包挥舞着手里的邮件对还站在椅子上的包国维说道。 “老爹你拆开看看吧,应该是稿费到了。” “稿费?那是什么东西?”老包有那么一些疑惑,随即好奇地用剪刀拆开邮件的封条。 他的动作很小心,往日里都是帮助老爷少爷收邮件,有收过也是帮助包国维收一些学校的成绩单或者是通知单之类的信件,寄到家里来这还是头一次。 但等到他将信件打开,顿时就傻了眼,因为里面结结实实地躺着一张绿色的大额钞票。 老包揉了揉眼睛有些不敢相信,老半天才从嘴巴里面蹦出一句话来。 “一....一百块?!!”想着想着老包突然有那么一些担忧。“怎么又有这么多钱,国维你可不能干些坏事啊!” “一百块?” 包国维则是有些奇怪,他在心里一盘算,自己的那份稿子拢共算起来也才三千余字,就算是算成四千字,那千字也有个25块钱了。 没有这么夸张吧?民国时期的最高稿费自己记得也才是个千字15块钱啊,毕竟这一时期的一块钱跟后世可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跳下椅子接过信件一看,包国维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这个《时报》为自己付了千字15的稿费,换算下来也就是五十余块钱,而剩下的五十块钱则是邀请自己做他们的专栏作家。 从此之后每篇文章都可以按照千字十五算,并且还会酌情按照销售量给予一定的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