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越来越好的长箐 随后,张安知道了眼前这个蓝衣服的老哥子叫做陈志杰。 这是他第一次钓上来这么大的鱼,所以到现在他还是很激动。 因为就现在来,许多钓具的技术没法跟以后比。 所以现有的钓具不支持大家钓那么大的东西。 刚刚就有好几个老哥感叹陈志杰运气好,没遇到切线。 以前他们也都上过巨货,最后就是要么是切线,要么就是竿断了。 只有很少的人能钓上来大货。 而专门钓巨物的钓具也有,但附近还没得卖。 即便是刚刚陈志杰了,这条鱼不卖,自己要带回家。 还是有许多人过来问,想要买回去。 其实他们倒不是想要这条鱼,白了就是想要这青鱼里的鱼石。 这么大的野生青鱼,里面的鱼石肯定不。 谁都想碰碰运气,万一就开出一块大的了呢。 但他们能想到,陈志杰会想不到吗? 他不想卖出去,一是因为这是自己第一次掉到这么大的东西,很有纪念价值。 他今打算回城里的时候,先去照相馆照几张照片。 第二个原因嘛,就是想自己把里面的鱼石开出来。 什么给自家婆娘看,那都是虚的。 最后色不早了,周遭的人也都要收拾东西回家了。 陈志杰走之前还带着几条鱼来找张安,打算送鱼来着。 “张安兄弟,今多谢你了,这几条鱼算是老哥子我的一点点意思,你带回去熬口汤喝。” “陈老哥客气了,顺把手的事情,不用这么客气的。” 这几条鱼不,都是三多斤的大,张安没想着收下,因为自家吃鱼都吃腻了。 “张安老弟,你就收下吧,我这鱼带回去也不是卖掉,而是送给周遭的邻居朋友,现在咱们也算朋友,伱就收下了。” 最后陈志杰太热情了,鱼都塞到张安的手里,张安只得收下。 “那我就不客气了,下次老哥来的时候,可以到我那去喝杯茶,我家就是桥头那三层子,平时可以来喝口茶水。” “哈哈哈,那我以后会经常来了。” 陈志杰来长箐大河钓鱼已经一段时间了。 都是跟朋友一起开个面包来的,一行五六个人。 他们这辆车,连人带鱼,这车里张安看着都显得有些拥挤。 张安原本打算把这几条鱼扔河里的,但是想了想还是提在手上。 这几条鱼明显都不是张安放出来的,也不知道这陈志杰是不是跟张安没什么缘分,钓的鱼都没有一条是空间里的。 张安提着鱼顺着河岸朝着家里走,在桥头遇到了从地里回来的伍庆宗老爷子。 这位老人家就是上次张安去收钱,家里儿子在煤窑里没聊那一户人家。 “老爷子去收谷子回来嘛。” 张安笑嘻嘻的跟着老人打招呼。 “我们家的已经收完了,今是帮饶勒。” 随后张安想起手上的鱼,便递给伍庆宗老爷子。 “老爷子,这鱼你带回去做给的那个吃,这是那些个来钓鱼的人送我的,我家吃鱼都吃腻了,放了又可惜。” “娃子,这可做不得,这么些鱼,我可不能收的嘞。” 伍庆宗老爷子没收,这些鱼在张安眼里不算什么,但在老人家眼里要不少钱呢。 “哎呀,老爷子诶,你不要我就放河里了,你就带回去给的吃嘛,客气什么呢。” 张安是真的想着把鱼给村里的人,最后伍庆宗老爷子看张安是真想给,所以就接过去了一条。 “娃子,我就要一个就够了,其他的你带回去吧。” 张安也不管老爷子,又塞了一条给他拿着。 走到路口以后,就跟老爷子分开了,老爷子还感恩戴德的感谢张安。 张安可不敢接着,这是要折寿的。 在回家的路上,又遇到几个村里的老人家。 张安也是把鱼分给他们这些人,算是物尽其用吧。 “哥哥,你要去哪里啊。” 晒坝上正在玩耍的燕子看到张安来了,嘟嘟嘟跑过来抱着张安的腿。 “我要回家吃饭啊,燕子吃饭了没有啊。” 张安刚刚提着鱼,手上一大股腥卡卡的味道,所以没有抱燕子。 “我还没有吃勒,我妈去帮人家收谷子了,一哈带我们去吃饭。” 原来今三叔三婶得空了,都去帮人家割谷子了。 在村里要是一家两个大人都去帮人做活路的话,吃饭的时候也要把家里的娃娃一起喊上。 尤其是这种家里娃娃还的人家。 “那燕子要不要跟哥哥回家吃饭啊。” “好。” 张燕脆生生的声音,不哭不闹的时候是真可爱。 现在王芳的身体已经好的不能再好,张安之前也过,要不让自家老爸老妈给自己再生个弟弟妹妹。 结果被王芳训了一顿。 她跟张安他爸那个年纪,再要一个出去不让人笑话啊。 他们二位到现在也没了那个想法,以前是身体不好,现在是不想要了。 两人都是一门心思放在张安身上,反倒是王芳一直明里暗里找事暗示张安。 让他赶紧早点成家,生个大孙子给她带。 “伯娘,我来你家吃饭咯。” 燕子蹦蹦跳跳的跑进门,还没进家里就开始喊王芳。 “哎哟,我们家燕子来咯。” 燕子乖的时候嘴可甜了,王芳跟张安的二婶都喜欢得不得了。 尤其是家里就这么一个闺女,大家都没有重男轻女的念头,反倒是宝的不得了。 “三叔跟三婶去帮人家割谷子去了,我看到燕子就把她带回来了。” 张安跟自家老妈了一声,今家里的晚饭就只有这母子两在家吃,这下有个燕子要热闹一些。 “那铁娃子勒,咋没一起喊来啊。” “我没看到张铁,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可能去田里面捉蚂蚱去了。” 张安刚刚在晒场上没看到张铁,这段时间他们应该在田里面。 割谷子的时候,他们这群娃娃最喜欢去捉蚂蚱了。 捉回来以后可以烤着吃,可以油炸着吃,鸡肉味,嘎嘣脆。 “伯娘,我晓得我哥哥去哪里了,他去我爸爸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