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大概明白了朱元璋的心思。 他终究是比不上他的大哥,甚至就连他大哥朱标的儿子,在朱元璋心里的地位,都比自己要高。 明明他才十五岁! 明明他什么也没做过! 现在却直接忽略了自己,高看这个毛头小子? 其实还有一部分原因,朱棣心里也清楚。 就算自己再如何优秀,朱元璋若立他为储君,势必会让其他的众多藩王不满。 但朱棣觉得自己值得朱元璋这么做。 自己兢兢业业为大明马上马下这么多年,难道还堵不住那些藩王的嘴? 他们有哪一点可以和自己相提并论? 但迄今为止,朱元璋就是丝毫没有传位给他的打算。 朱棣不甘心! 难道自己真的跟皇位无缘? 他在不甘心的同时,心中也有一股不能言说得愤怒! 但这里是皇宫,不是战场,不是北元。 朱棣只能强忍着让自己慢慢恢复平静。 两人再次陷入沉默,这次的沉默,让起气氛更加压抑。 朱棣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现在也同样如此。 只要朱元璋没有亲定朱允炆为储君,他就还有机会! 看来…… 这次真要晚几天回去北平了。 随后, 他站起身,咧嘴笑了起来。 “呵呵呵,四叔会在应天停留几日,炆儿得了空,多来看看四叔。” 他没有回答朱允炆的问题,因为他没办法回答。 说自己不想做储君? 朱棣并非不会遮掩、口是心非之举,但他不屑在朱允炆面前这样做。 他也同样不能亲口承认自己想做储君。 朱棣很了解自己的父亲,他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子孙们骨肉相残。 朱棣走了…… 朱允炆坐了片刻之后,也起身离开亭子,回到寝宫。 刚刚坐下,吕氏过来了。 “母亲,”朱允炆行礼。 “炆儿,燕王来了。”吕氏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朱允炆点点头,“我已经见过四叔了。” “那他有没有说些什么?” 朱允炆将刚才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吕氏听完,秀眉皱起,“燕王此来,不怀好意,必是冲着储君之位来的,炆儿你要当心,万不能让燕王得逞。” 朱允炆上前拉着吕氏的手,道,“母亲莫要太过担心,皇爷爷还在,他不会不管我们的。” 说到底,朱允炆和吕氏只有吕家可以依靠,但吕家根本比不上那些朝中显贵大家族。 若是朱棣登上皇位,他们母子定然没什么好日子过。 朱允炆自小恭孝,自朱标薨毙之后,整日为朱元璋奉茶敬安,为的就是争上一争,让自己孤儿寡母日后不会遭人欺侮。 现代人们口中的朱允炆一无是处,似乎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 然而在正史中的记载,却不乏有对他的褒美之词。 最直接的一点, 朱元璋作为大明时期最天才的一个英主,眼光何其老辣? 他怎么可能会把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国家,交给一个无能之人? 必定是他看到了朱允炆身上有一些闪光点,才敢于将大明交付到他的手中。 至于最后靖难,朱棣得胜,其中是非曲折太多,单以成败论永雄也似乎并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