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初唐小国公 > 第四百二十二章 治理辽东

第四百二十二章 治理辽东

热闹的三天宵禁过后,普通百姓一边期待下一个上元节,一边开始为了生活奔波。

王宁也不得不每天早早的起来,然后去参加朝会。

每年上元节之后的半个月,三省六部都非常忙,今年似乎更忙一些。

除了参加大朝会,王宁每天还都被李世民叫去偏殿参加大朝会结束之后的小朝会,因为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拿出来商议或者讨论出可行的办法。

上元节后的第五天,李道宗率领的大军终于赶回了长安,一部分士卒留在辽东镇守,从营州、幽州一带征集的府兵直接解散回乡,李道宗带回来的只有不到二万余人。

程咬金、段志玄、尉迟恭率领的大军押着近十万俘虏到达朔州,把俘虏交给带着人赶到朔州的云中大都护侯君集后,也带着大军飞快的往长安赶,最多半个月就能赶回长安。

所以当前最重要的就两件事,一件事是对大胜归来的大军进行封赏,第二件事是对辽东及阴山以北一带的安排。

大军封赏自有一套规矩,士卒的军功统计很简单,一般回乡的时候就会给他们一封文书,等封赏到了县里后,让他们到县里去领就行。

要讨论的中高层将领的封赏,特别是领军大将的封赏。

这個多少也要看李世民的心思,所以其实真正要讨论的是对辽东和阴山以北广袤草原的安排。

辽东虽然一年有三四个月的时间是严寒天气,但土地肥沃,而且幽州一带的地势险要,大唐花费了无数钱粮,还是李世民亲征,既然打下来了,肯定要牢牢掌控在手里的。

而要想把辽东之地真正掌控在手里,绝不是把辽东城改为辽州再派大军驻扎这么轻松。

因为独孤曼玉又有了身孕,武家姐妹特别是武顺已经快要发疯了,所以昨天晚上王宁只得舍命陪君子,和武顺和武照姐妹俩研究怎么生孩子一直研究到午夜。

今天又天没亮就爬起来,王宁属实是有些困。

再加上含元殿的偏殿铺了地暖,即使外面春寒料峭,偏殿里依然非常暖和,坐在最末位的王宁便迷迷糊糊的开始上下点头。

李世民已经尽量让自己无视王宁了,只是想起昨天百骑司送来的消息,再看见王宁,心里的火气就一阵阵的往外冒!

自己最宠爱的闺女李丽质无名无分的跟着他也就算了,如今连高阳也天天往他家里跑,他这个皇帝不要脸面的?

不想还好,一想真是越想越气,寒声说道:

“王宁,你说说看!”

心里打定了主意,要是王宁说得稍微有一点不能服众,就让他去大殿外面站着吹一个时辰的冷风!

屋子里的一众大臣见李世民提到王宁就突然变了脸色,纷纷在心里猜测王宁是怎么得罪了李世民,这可是稀罕事,三省六部的大佬听李世民夸王宁可是耳朵都听起老茧了!

王宁还在瞌睡呢,压根没有听到李世民的话,坐在他身后的礼部左侍郎只得隐晦的拿笏板使劲的戳了他后背一下。

清醒过来后,王宁看着周围一群好奇的目光,依然还是很茫然。

“三原县公,陛下问你怎么看治理辽东这件事……”眼见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黑,李孝恭苦笑着对王宁说道。

偏殿里敢说这话的只有三五人,他和王宁关系最亲近,不得不开口。

王宁看着李世民,还不知道李世民已经打算让他到大殿外面吹冷风,只是稍微想了想,就恭敬的对李世民说道:

“陛下,依臣看来,想治理辽东最简单的法子莫过于移民过去!”

“如今关中的土地都还有不少是荒着的,有谁愿意去辽东苦寒之地?”李世民没好气的呵斥道。

“陛下,臣说了这是最简单的法子,自然还有稍微复杂一点的法子,辽东其实也有不少人的,只是多未开化,多以放牧为生!

依臣之见,不如在辽东设立都督府,给当地百姓编造户籍,传授当地牧民耕种之法,最好朝廷能给当地百姓提供粮种!

如果朝廷还能减少当地税赋,相信有不少人是愿意种地的!

只要他们有了土地,有了房子,他们就会慢慢的从牧民转化为庄户!

到时候商户自然也会到辽东去,把大唐的各种习俗、器物也都带过去!

到时候再由当地的官府办一些官学,收纳当地的孩子读书习字!

时间长了,辽东便和关内没有多少区别了!”王宁躬身说道。

王宁话音刚落,房玄龄就大声说道:“陛下,三原县公字字珠玑,臣附议!”

“陛下、臣附议!”

“陛下、臣附议!”

“……”

魏征、高士廉等人也纷纷出声附和。

李世民也点了点头,王宁所说的确实是一个好法子,而且设立都督府一事确实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上。

至于引导辽东当地牧民耕种之事,虽然也是好法子,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来,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

辽东被高句丽占了这么多年,他也没指望几年的时间就让辽东的百姓对大唐产生归属感。

房玄龄等人都觉得王宁说的有理,李世民自然也不能昧着良心说王宁说的不对,瞪了他一眼算是放过了他。

随后君臣又讨论设立都护府的可能性。

辽东之地虽然广袤,人口却不多,满打满算也不过二三十万,所以也没必要设立很多都护府。

李世民的意思是设立一南一北两个都督府。

房玄龄等人自然也没有意见,君臣的意见很快达成一致,在辽州设立辽州都督府,在建安州设立建安州都督府。

随后自然又是驻军数量,相关的官员等一系列琐碎的杂事。

王宁对辽东不熟,对朝堂上的官员也不熟,所以一直默默的听着,然后又打起了瞌睡。

李世民也有些无可奈何,王宁在朝会上打瞌睡在朝堂上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王宁不要脸,他还要脸呢,高阳的事情终归不能拿到场面上来说。

从偏殿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王宁打着哈欠和李孝恭并肩往外走。

看着王宁哈欠连天的模样,李孝恭有些无语的问道:

“小宁你昨天晚上做贼去了?

在大殿上打瞌睡也就罢了,怎么在偏殿还打瞌睡!看把陛下给气的!”

王宁自然不好意思和李孝恭说武家姐妹想生孩子想疯了,只能尴尬的说道:

“昨天睡晚了些……”

“老夫理解,年轻人嘛,陛下赏给老夫的几个新罗美人确实不错,老夫这几天都操劳不少,更何况你年轻力壮的!

只是美色虽然让人沉迷,也不能误了正事啊!”李孝恭一本正经的说道。

看着李孝恭这个老色鬼,王宁竟然无言以对,虽然他不是沉迷于新罗美人身上,但确实是沉迷于美色之中。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