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娴和年景淮直接定了个包厢,等了不到十分钟,陈家林就风风火火赶到了。
“余小姐,景淮,好久不见,让你们久等了!”陈家林一进门,就笑嘻嘻的跟两人打招呼。
余娴笑道:“我们也是刚来。”
三个人点好了菜,不一会儿,点的锅底和菜就全都上齐,几个人开启边吃边聊模式。
陈家林:“景淮最近工作忙不忙?什么时候发新歌?”
年景淮:“这周已经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明天会在微博上发布新歌预告,后天,也就是周一的时候,新歌正式上线。”
陈家林点点头:“新歌上线后你可就有的忙了,要想像现在这样悠闲自在的跟朋友们聚会吃火锅,都得查行程了,哈哈哈哈。”
新人正式出道必定要紧抓热度,新歌一上线,肯定要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商演,跑通告进行大规模宣传。
等热度彻底上来后,综艺、广告就要接到手发软了。
不仅如此,作为敬业的流量爱豆,也不能光顾着跑综艺,更多时间还要着手准备其他的新歌,只有稳定输出优质作品,才能在娱乐圈扶摇直上。
要是以后还要往影视圈发展,那估计就更忙的脚不沾地了。
年景淮:“现在人们都忙,那天我跟郑老师聊天,他现在也忙着给魏俊辰老师的演唱会做助唱嘉宾呢。”
“还有几家唱片公司都给他抛过来了橄榄枝,不过郑老师都拒绝了。”
陈家林疑惑:“为什么拒绝?签唱片公司不是更有利于他发展吗?”
有公司支持,歌曲的宣传发表总比他自己做这些要给力许多。
余娴吃了一片毛肚,“估计是郑老师觉得唱片公司的限制条件比较多吧。”
“你想想啊,一个独立音乐人,做自己的音乐,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并且还可以把生活之外的全部时间拿来做音乐。
但是签了唱片公司就不一样了,一纸合约束缚着,大多的唱片公司为了盈利,或多或少都会找他们认为专业的人来干预创作,或者要求歌手去跑各种通告,参加各种综艺活动。一个习惯了自由的人,怎么可能愿意被约束着。”
年景淮点点头:“没错,郑老师一心只想写歌,他跟那些唱片公司,提了两点要求,一个是不要干涉他的创作,另一个是不强制他上综艺以及跑通告。
那些唱片公司也就是看到郑老师最近有热度,才跑来谈签约,但是他们也不敢冒这个风险,去签约一个可能带来不了什么利益的歌手。”
一个歌手,不上综艺,不接通告,光写歌,能给公司带来什么利益?
那些公司也不是冤大头,如果同意郑书磊的条件,郑书磊写了歌,他们公司肯定也是要出钱宣传、推广、做数据的,要是歌曲成绩不好,那完全就是亏本买卖。
陈家林喝了口凉茶:“郑老师有自己的原则,这样做也能理解。希望能有伯乐真正的看中他的才华吧。”
余娴吃了个大豆皮,辣的“嘶哈嘶哈”直吐舌头。
年景淮连忙将豆奶递给她,余娴喝了几口,这才好很多。
缓了缓,才开口:“伯乐?有啊,我可以当郑老师的伯乐啊!”
“回头让瑶瑶姐准备一份合约,完全按照郑老师的条件写合同。挣不挣钱的无所谓,主要是喜欢郑老师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