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这本能够和“金古梁黄”各自最优秀的一本小说相媲美,甚至很多地方都能超越的小说,竟然是范晓华,一个还在读初三的学生写的? 靠,吹牛不打草稿,开什么国际玩笑?! 范晓华知不知道金庸开始写他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的时候多大了? 31岁! 而且当时金庸已经是著名的新闻记者和编辑了! 黄易什么时候开始写他的《大唐游侠传》呢? 28岁! 28岁的黄易,却已经是较为知名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了! 并且,尽管金,黄二人在他们的而立之年才开始写小说的,但他们的第一部小说都不怎么有名,远远不如他们后来的几部小说名气大! 现在,一个“毛都还没长齐”,还在读初三的15岁的中学生,却突然宣称,《龙蛇演义》这本和“金古梁黄”的任何一部小说相比,都毫不逊色,甚至有所超越的小说,是他写的,他只想指着范晓华的鼻子骂: 不要B脸! 完全是不要B脸! 你个毛都还没长齐的小崽儿,知不知道一本优秀的小说,会涉及多少华夏的古典文化? 多少典故和人文历史知识? 而这些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典故和历史文化知识,又需要一个作者进行多长时间的积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其他的不说,不先看个几百上千本武侠小说,一个人若想从事这个行业,成为一个小说家,那完全是痴人说梦! 你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崽儿,家还在农村,即使从娘胎里开始看武侠小说,也不可能看几百上千本啊? 除非你家是开租书店的! “小兄弟,你不愿意告诉我就算了,你又何必戏弄呢?”朱小洪脸上的肉跳了跳,神情有些不悦地道。 范晓华见朱小洪脸色一变,神情不悦,就知道这家伙完全不相信自己刚才的话。 他旋即一想,觉得对方的不信也是情有可原,毕竟,对于一个初三学生来说,写一篇五六百字的作文,好多人都要抓耳挠腮,憋半天,就别提比写作文难无数倍的小说了。 而即便是一些喜欢看书,写文章的十几岁的“文艺青年”,你要他们写些无病呻吟,伤春悲秋,多愁善感的文章,他们写起来或许没啥大问题;但是写难度,复杂程度呈指数级攀升的小说,那就有点天方夜谭了! 写小说,而且还要写得好看,抓人,让人看得废寝忘食,欲罢不能,非是那种饱读诗书,惊才绝艳的文学天才,奇才,才有可能办到的事! 毕竟,偌大一个大中华,从古至今,上下绵延五千年,在通俗小说领域,能够广为人知的,也不过“金古梁黄”,区区几人而已! 而这“区区几人”,还是在思想更开放,创作更自由的港台地区! 目前的大陆地区,在武侠小说这种通俗小说类别,还是一片“文化荒漠”! “哈哈,朱哥,就是跟你开个玩笑,我哪里会写什么小说?小说写我还差不多! “这部《龙蛇演义》,是我表姐在寒暑假创作的,让我有空帮她打出来,然后尝试拿到香江去发表,看能不能赚点零花钱,能的话,她和我五五分账!” 人是很难相信自己认知之外的事情的。 既然朱小洪不信他的“大实话”,范晓华也没必要没事找事,用“枪”逼着别人相信。 于是乎,为了找个理由,搪塞对方,他便只有再度祭出他想象中的那个无所不能的表姐了。 “啊,你表姐?就是你上午说的,那个在清华大学读计算机硕士的表姐?” 朱小洪一惊,问。 不过,他的脸上虽然吃惊,但跟刚才那种“完全不信”,却已经是有天壤之别了。 “是啊!” “你……你表姐也喜欢武侠小说?” “喜欢啊,而且还可以说是个武痴,每天早上,天不见亮,就要在清大校园打一圈太极拳锻炼身体呢——对了,里面的女主角吴紫尘,其实就是她自己,主角范超,就是小弟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