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韩昭走出荷园的刹那,远方便悄然响起了类似于笛音的风音。 而守在窗前的王秀娘也即刻亮起眼眸。 不等听风汇报,她马上抬起手中的西洋望远镜,率先捕捉到正于夜色中嬉闹走来的三道身影。 这时房间里方才传起沉闷的一声:“公子来了。” 然而没有回应。 王秀娘仍抓着望远镜偷着窗。犹如怀春的少女夜来无事,便鬼鬼祟祟的猫在自家窗前然后偷瞄着住在对门的情郎家的窗户。 待情郎归家走过窗户,忍不住心头欢喜,糯糯呢喃道:“来啦来啦~~” 虽说此句平平无奇。 然个中柔情还是难以掩藏。 于是隐于楼顶的中年人听柔了眼神,眉宇间的神态,如长辈看到闺女情有所属心有所归并且念念不忘却有回响那般欣慰。 随即清风轻卷。 他再次单手翻出一支蓬莱小笛。 笛音吹响,茶楼中暗桩即听令而动。 待韩昭走进楼门,立马便有伙计笑脸相迎,拱手连道着‘元灯节安康,客官里边请’领路上楼。 此时楼中人满为患。 过廊楼道尽嬉笑,垂髫小童举高高。 附近未往正阳坊的住户,大都选择在远处观灯。 而对于他们来说,茶楼是又高又便宜的实惠地方,最适合牵着妻子抱上孩子同来乐观灯景。 于是楼满座。 一盏清茶并一桌,四方不识也笑谈。 文人雅客笑青童,爹娘忙催唤先生。 虽说这并非人间最朴实,但走在其中仍不禁心旷神怡,就连杨玉师也追望着满堂跑动的顽皮小童。 忽然附耳过来小声道:“公子也该有小公子了~” 韩昭登时耳朵酥麻,被这位御姐突然的进攻撩得猝不及防。 但不等他回应,在前方领路的伙计也回眸笑说:“这位客官昂藏七尺,犹如城北徐公,风度翩翩,品貌不凡,器宇轩昂,可谓是淑人君子玉树临风,来年至少得生八个!” 话音刚落,清濛好奇着左右打量。 她也没听到杨玉师的话,便寻思着什么生八个? 谁生? 而杨玉师则是瞬间凛起眸光。 明明楼中喧嚣闹耳,她也说得极小声,可还是被人听了去。 然而扭头却见韩昭早已被这张伶牙利嘴逗乐,也不吝奖赏,反手便丢出一枚银锭,换来这位伙计大呼一声:“谢客官赏!” 下一秒,他更卖力的前驱开路,像个真伙计一样有钱就有劲儿。 而看着他拨弄人群的模样。 杨玉师不禁凝神沉思,连上了顶楼进了雅间也未能回神。 直至一声极温柔的声音念着‘公子,元灯节安康~’,她才蓦然醒过神来,目光打量眼前人。 也就是这时。 雪白冬裙何其优雅圣洁,入她的眼,定她的心。 她不禁扬起嘴角,会心一笑道:“王秀娘,原来是你啊~” 见她醒悟,边上的韩昭也就不多管了,索性便推着满脸错愕的清濛先往窗前过去。 此时窗前已备有高台座,宽大可容数人卧。 两侧还摆着酒水瓜果精美糕点,可谓是早有准备。 显然从他离开荷园到走进茶楼的这段时间并不长,茶楼里也少见有这些东西,临时是准备不出来的。 但是它们存在,即代表王秀娘的惦念。 而如此惦念这般心意,更化作万千柔情滋养入魂,惹人爱惜。 所以当清濛呆萌询问王秀娘为何在此的时候。 韩昭笑而不语,只转过身来趴上台背,静看这两位‘娘’字辈的女人如何‘初识’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