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上,张贵敏锐的发现了出现在远处的明军士兵。 他连忙将这一情况,禀报给了陈柏。 陈柏当下带着所有人回到城中。 陈柏从张贵手中接过望远镜,向着远处看出。 果不其然,前方的官道上,一支浩浩荡荡的明军士兵,正朝着这边而来。 军队之中,战旗招展,基本以“刘”字旗和“朱”字旗为主。 这让陈柏有些疑惑。 这里是遵化,若无意外的话,现在的明军主力应该在京城与建奴大战,这会忽然出现一支明军,属实蹊跷。 按理来说,目前知道陈柏收复遵化城的人,仅有袁崇焕他们,那这伙明军又是谁?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你是明军,你见多识广,你给我看看,他们是什么身份?!”陈柏将手中的望远镜递给了一旁的吴三桂。 吴三桂对陈柏手中的望远镜早就好奇不已了,之前见张贵用这个东西观察四周,他便好奇的询问。 张贵说这东西能看很远,比这个时代的千里眼还有要好。 起初,吴三桂对此还不相信,可后面他发现,张贵总能用这东西,发现很远之外,甚至是人肉眼都无法看到的动向。 于是,他曾数次,向张贵请求,是否让他用一下。 但张贵总是拒绝他,一直未能得手。 现在,陈柏将望远镜交给他,让他心潮澎湃。 连忙将手中的望远镜拿起,学着陈柏的样子,向远处看去。 一下子就看到了那支军队。 “怎么样?认出这是谁的队伍了?!”陈柏问道。 吴三桂说道:“旗号是‘刘’和‘朱’,这‘刘’我不知道,看这支军队过来的方向,加上这‘朱’字大旗,我怎么觉得,这很有可能是蓟镇兵马?搞不好,来人就是蓟镇总兵朱国彦。” 被吴三桂这么一说,陈柏忽然想起来。 大概也就是这会前后,崇祯任命刘策为蓟辽总督,统领蓟镇兵马,趁着建奴攻打京城之际,围攻遵化,收复遵化。 由此来看的话,那这支军队,大概率就是他们了。 估摸着,这些人也不知道自己收复遵化城的事,不然的话,也不会如此兴师动众。 看这架势,城外的兵马差不多在五千多人左右,虽然大部分都是一些叫花子士兵,但数量在这里摆着。 要是知道自己收复了遵化城,那也不会来这么多人。 没多久,这支军队便来到了遵化城前方。 为首的刘策看着城外的砖瓦窑,有些迷茫,看不出这是什么。 这个时代,虽然也有砖瓦窑,但不是这种的,形状大为不同。 加之刘策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自然不认识这东西。 他也没对这砖瓦窑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只当这是一个无用之物,也懒得毁掉,直接绕过,直抵遵化城外。 来到遵化城外时,刘策直接傻眼了。 怎么看起来,遵化城与想象中的有些不太一样啊。 城头上的旗帜,不是建奴的那种旗帜,而是标准的明军样式的军旗,上面还写着“陈”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