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95章 诏令和戒严令

第95章 诏令和戒严令


  拆分大明律还有一层用意,那就是朱由检以后可以更方便地修改或增加某种法律。  否则一改就是整部大明律,动静实在太大了,也更难以通过。  所以他想把大明律拆分,方便以后修改。  不过袁可立也提出一个问题,让他陷入为难:  “历代先帝颁发的诏令,应该定在哪个级别?”  “是相当于法律,还是相当于法规?”  这是关系到皇帝诏书级别和权力边界的重大问题,如果朱由检说皇帝的诏令属于第二级别,那就相当于承认皇帝也要遵守大明律。以后群臣会想尽一切办法修改大明律,约束皇帝,实现君主立宪。  朱由检现在不愿钻入这个套子,考虑之后说道:  “皇帝的诏书可视作临时法律,通常不能和大明律相违背。”  “但是如果有需要,可以用诏令废止某些法律法规,用颁布的诏令代替。”  袁可立心中失望,有些生气地道:  “陛下这样做,和以前有什么区别?”  “何必还要拆分修订大明律?”  “修订之后,陛下就颁发诏令废止了,那还修订做什么?”  朱由检也觉得这样做实在有些耍无赖,只能做出让步,说道:  “那就加个时限,可以临时代替某些法律。”  “历代先帝的诏令,同样按临时法律处理。”  “需要沿用的,那就整理后加入法律。”  “不需要沿用的,那就不再延续。”  这下袁可立满意了,知道大明律的权威能够得到保证,皇帝在大部分情况下会遵守大明律。  不过他还是提出要求,希望皇帝对时限明确规定:  “时限是多长时间,请陛下说明白!”  朱由检道:  “暂时定在三年,一次废止时间最多三年,诏书上要明确时间。”  “时间过去之后,如果诏令不再延续,被废止的法律法规自然恢复。”  “如果诏令延续,同样最多三年。”  “最长九年之后,要在朝会上商议是否修改法律,用诏令内容代替。”  “不能一直用诏令代替法律,也不能明知法律有问题,却只能执行下去。”  对此勉强认可,袁可立觉得比先前随意下诏代替大明律要好很多。  但他同样提出要求,诏令必须是内阁起草、没有被六科封驳的正式诏令,让皇帝承诺不用中旨发出诏令,不能再发生锦衣卫监的事情。  朱由检不愿轻易承诺,说道:  “如果发生谋逆、叛乱等突发事件,需要朕用诏令处理时,正式诏令的流程可能来不及。”  “总不能朕在面对敌人时,还没有权力下诏吧?”  “如果要临时招降叛军,朕的诏令有没有效力?”  听出皇帝有答应的意思,袁可立当即说道:  “那是战乱时期,自然由陛下大权独揽。”  “但是平时陛下要用正式诏令。”  对袁可立说的战乱时期皇帝大权独揽,朱由检根本不信。历史上战乱时期多了,有多少皇帝大权独揽?  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也为了应对接下来发生的动乱,朱由检想到后世的戒严法律,说道:  “如果有战乱发生,威胁到朕这个皇帝。”  “朕有权颁布戡乱戒严诏令,独揽一切大权。”  “戒严期间一切从简,以平定战乱为目的。”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