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六年。 应天府,奉天殿内。 文武百官齐聚,恭候御座之下,一个个满面春风,兴高采烈,因为今日将会发生一件关乎整个大明王朝的大事,虽未公布,但所有人都已心照不宣。 信国公汤和、燕王朱棣、曹国公李景隆位列百官之首,只不过三人神色各有不同。 “想必诸位卿家都已知晓今日朕搞出这么大的阵仗究竟所谓何事,连远在北平的老四都奉旨赶了回来。” “今日早朝,只议一件事!” “因朕年事已高,身心俱疲,故而是时候选出一位贤才来为朕分忧了,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册封允炆为皇太孙,待朕百年之后,就由他继任皇位,执掌江山。” “诸位意下如何啊?” 御座之上,朱元璋昂首挺胸,望着站在下面的文武百官,脸含笑意的问道。 朱允炆身着华服,毕恭毕敬的站在一旁,温顺纯良。 “二皇孙殿下聪慧贤明,博学多才,实乃上佳人选!”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文武百官们一边作揖,一边赞赏,纷纷为朱元璋的决断赞不绝口,生怕自己说的比别人慢了。 满朝文武谁不知晓?为了扶这个孙子上位,眼前这位陛下这些年来不知道杀了多少朝臣,连梁国公蓝玉都被抄家灭族,至今还尸骨未寒,谁还敢说半个不字? 除非是嫌自己的命太长! 看着文武百官的反应,御座上的朱元璋捋了捋胡须,嘴角的笑意越发的明显。 “我反对!” 可是就在这时,人群中却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 稚嫩却坚定,瞬间传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闻言,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了,嘴角的笑容消失不见!怒视着人群! 文武百官们更是全都慌了,下意识的看着左右,想找到这是谁在找死! “何人反对?!给朕滚出来!” 朱元璋瞪大了双眼,扫视着人群,厉声喝道。 “我!” 随着话音,一个身影缓缓从人群最后方走出,恭敬地冲着御座上的朱元璋行了一礼。 说话之人是一少年,年约十六七岁,身形瘦削。 居然是皇孙朱允熥! 看到是他之后,百官们震惊之余纷纷摇头,用怜悯的眼光看着朱允熥,心想平日里你不学无术倒也罢了,居然敢在朝堂之上公然顶撞陛下,简直是自寻死路啊! “你是何人!?” 朱元璋打量着从人群中走出的朱允熥,疑惑的问道。 “咳...” “陛下,他是已故太子殿下与前太子妃常氏所生次子,朱允熥啊。” 听到朱元璋的疑问,站在一旁的太监总管王德发急忙小声提醒。 朱元璋闻言,这才想起了这个已经几年未见的皇孙。 “放肆!” “你现在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居然敢公然顶撞于朕?!质疑圣意?!简直无法无天!” “究竟意欲何为!?” 朱元璋怒目而视,一手指着朱允熥,厉声喝道。 从未有人敢在朝堂之上反对他,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反对的人居然是这个扶不上墙,放在平时连朝堂都无法踏足的烂泥! 朱允熥眼见朱元璋已经处在暴怒的边缘,急忙先跪为敬,直接躬身跪在了地上。 其实他现在心肝儿都在颤抖,可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数,他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否则一旦朱允炆成了皇太孙,再等朱棣造了反,他就得终生被软禁在凤阳老家,连四十岁都活不过就得结束自己悲惨的一生! 这是他唯一的机会! 三年前他穿越重生,发现自己是朱元璋的孙子之后本以为能衣食无忧,一辈子吃香的喝辣的,可是当他发现自己是整个皇室中最不受待见的皇孙朱允熥时,差点恨不得找个肚子再穿回去! 整个应天,上到皇室,下到文武百官,再到全城百姓,都把他视为罪恶之源!不但把朱标的死,太子妃常氏的死全都怪到了他的头上,甚至连素未谋面,没等他出生就已经死了的朱雄英的夭折都算到了他的头上! 无人不诋毁,无人不厌恶的朱允熥从此踏上了自己的纨绔之路,开始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整日只知道吃喝玩乐。 他是整个应天所有人口中的废物! 甚至朱标活着的时候都对他失望,不待见他! 可是就是这个废物,今日居然敢当众顶撞刚刚为了扶朱允炆上位,将蓝玉以谋反罪论处,株连一万五千之众的朱元璋! 如果不是因为今日是册封大典,除去在外作战的皇子,所有嫡子嫡孙都得到场,他连踏入后面那扇门的资格都没有! “回禀皇爷爷,孙儿觉得,不能册封二哥为皇太孙,还望皇爷爷三思!” 朱允熥深吸了一口气,鼓起了勇气,一脸虔诚的说道。 “反了反了!王德发!” “掌嘴!” 朱元璋听完,根本不问缘由,直接指着朱允熥大声呵斥道。 在他的心里,跪在下面的朱允熥,就是来故意闹事的! 太监总管王德发连忙答应了一声,快步走到了朱允熥面前,抬手就是一巴掌挥了出去! 一旁的百官见状,不由得纷纷侧头闭目,无奈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