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让你起来就起来!难道你真的连朕的命令都敢违背?” 朱元璋心中叹了口气,看着主角温和的说道,看似是在生气,可是眼神中却多了一丝情不自禁的怜悯。 虽然多年不见,可是关于这位孙儿这些年人见人嫌,如过街老鼠一般的事,他还是略有耳闻的。 “就让孙儿跪着可好?” “其实是孙儿藏有私心,因为只有跪在这里,才能离皇爷爷更近些,而且孙儿已经很久没有当面向皇爷爷请安了,平日里只能在流离宫中遥跪明和殿。” 朱允熥摇着头,一脸哀求的说道,眼睛里终于拼命挤出了一丝泪花。 看到朱允熥的神情,朱元璋心底莫名的升起了一丝自责,无奈的叹了口气。 “来人,赐座!” 紧接着,朱元璋转头看向了愣在下面的王德发,沉声说道。 王德发急忙答应了一声,找来了一块蒲团,恭敬地放在了朱允熥的双膝之前。 “坐吧。” 朱元璋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轻声说道。 朱允熥这次没有继续坚持,答应了一声,乖巧的跪在了蒲团上。 “说吧。” 朱元璋抬手示意了一下,让朱允熥继续说。 “皇爷爷,在正式开始说之前,得先让他给孙儿赔礼致歉!” 朱允熥拱了拱手,指了指站在一侧的太监总管王德发,理直气壮的说道,嘴角带着一丝倔强。 “你还愣着做什么?!” 朱元璋迟疑了一下,转头看向了王德发,不满的说道,并且抬手示意了一下。 看到朱元璋的示意,王德发直接懵了,僵在了原地。 方才明明是陛下您让动手的啊... 而且我也没动得了手啊... “嗯?!” 看到王德发半天没反应,朱元璋面色一沉。 王德发不敢再怠慢,急忙扑通一声跪在了朱允熥的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 “奴才知错,还请三皇孙殿下恕罪...” 看到这一幕,底下的群臣更懵,没想到陛下居然真的让王德发跪地向朱允熥赔礼致歉。 要知道,王德发可是陛下身边的红人,深得信任,平日里趾高气昂惯了,何时这么窝囊过? 连素来铁面无私的燕王朱棣见了都得给几分薄面,今日居然在一个早就失宠的皇孙面前磕头认错。 “这下可以说了吧?允炆究竟为何会有性命之忧?”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王德发退下,接着旧话重提。 “皇爷爷,方才蒋指挥使已经亲口说过,现如今京都城中出现了胡惟庸及蓝玉的余党,他们突然冒出来,绝非偶然,很可能就是听到了风声,冲着二哥来的。” “如果此时立二哥为皇太孙,那就相当于昭告天下,他就是未来储君,如果逆党意图复仇,必定会刺杀二哥,那岂不是将他置于极大的危险当中?” “皇爷爷身边有羽林军和锦衣卫保护,逆党自然无法接近,可是二哥不同,他总不能一直待在宫里,哪儿都不能去吧?” “故而孙儿认为,应该先铲除在逃逆党,再行册封,不知皇爷爷意下如何?” 听完朱允熥的回答,朱元璋微微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沉思。 底下的文武百官也开始逐渐面色凝重,小声议论着,如朱允熥所说,胡惟庸及蓝玉的余党这时候突然冒出来,的确有些过于巧合。 “朕杀了你舅祖父,你不记恨?” “方才这番言论,是不是有人教你这么说的?想要故意阻止朕册立储君?!” 就在这时,沉思之后的朱元璋突然沉下了脸,直勾勾的看着朱允熥,沉声问道。 或许,是他觉得今日这个孙儿所行所为都太反常了一些,因为他从没想过身边这些皇孙们能有人如此镇定自若,不卑不亢! 甚至恍惚间透着一点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 听到朱元璋的质问,群臣脸色微变,全都一眨不眨的看向了朱允熥,想看看他如何作答。 “皇爷爷明鉴!孙儿今日所为,完全是为了二哥的安危着想,为了大明江山着想,绝无私心!” “孙儿虽不学无术,让很多人失望,但孙儿只忠于皇家!即便蓝玉与孙儿沾亲,也没有任何情面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