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择和李延庚,狼狈北逃,到达遵化,遵化城头,已经变换了大王旗,那高扬的大明军旗,就好像一把铁门栓,将他们撤退的路,牢牢封死。 完了,来时好好的,回不去了。 “王爷,我们全力攻城,打开退路。” 多择看了眼李延庚;“没有汉军,要我满族八旗进攻吗?你汉军的命,不如我满族家的一条狗。让我的勇士攻打坚城,我损失没了,估计我回去,我的王爷帽子也没了。” 夜不收急报,“大队明军追击而来。” 多择果断下令:“绕过遵化,我们穿山而走。” 当到达喜峰口的时候,大明的军旗在飘扬,当走到所有的长城缺口的时候,都有第四军,第三师的将士严阵以待。 这时候,才真正凸显了长城的重要作用。 虽然长城挡不住人,但却挡住了马。 最终多择下令,抛弃所有战马,大家翻越长城进入蒙古回家。 两条腿真的追不上四条腿,最终吕谋的大军,止步长城。在缴获了上万匹战马后,还是没有全歼敌人。 这让他感觉非常遗憾。 下令吕成龙撤下长城兵马,让长城再次变成不设防的防线。 对此,所有将领都表示了坚决的反对。 吕成龙坚定道:“王爷,守卫长城虽然艰苦,但我第三师将士愿意吃苦,为我大汉民族,守卫疆土与和平。” 吕谋笑着摇头:“我不是不想守卫长城,保护大汉江山安稳太平。但,我们现在为什么防守,而不是放开呢?就像这次这样,放开长城,让敌人进来,然后,我们一点点的消灭他们,这不更好吗?” 众将对王爷这种超乎常人的观念,一时转不过弯来。 “不要气馁怀疑。其实,守长城,对我们来说是无限被动的。” 然后手扶长城,遥望北方那广袤无垠的草原,感慨道:“长城,是我们汉人农耕民族的保护,但何尝不又人为的,限制了我们向外拓展的思想?我真的希望,在我有生之年,我能将长城彻底拆毁,解开我们大汉民族向北发展的禁锢樊篱,让我们的疆域直达北海(贝加尔湖),让我们再读当年封狼居胥碑文。” 面对这样不走寻常路的目标,众将心生野望的同时,心中大呼:“你敢拆毁长城,不用子孙后代,我们就掘你祖坟”的决心。 其实,吕谋误解了汉家文化的思想精髓。 在汉家思想里,拥有四海,当然是最伟大的。但前提是,拥有的,必须是能种地的地方。 大汉军队,几次打到极北之地,看到过贝加尔湖的浩瀚,但都是征服而不是占领。 原因无他,不能种地,我要他干什么? 长城以北,苦寒贫瘠,我只征服而不要,原因是不能种地。 东南面大海,碧波连天,不能种地,所以我只派郑和征服,而不占有。 南面是莽莽丛林,烟障之地,伐木种地,狠苦的。不能种地,我只征服而不占领。 西面雪山连天,荒原戈壁,不能种地,我当然不要啦,设立个都护府管理管理就算了。 为此,当年登月,全国一片沸腾,当新闻联播郑重公布,月亮上不能种菜,国人的心态当时就崩了,就再也没有人提登月话题了。 就是吗,月球不能种地,我要他做什么? 但听说土星能种土豆,大家就一起跃跃欲试了。 大汉民族是爱好和平滴,不会抢别人的一寸土地滴,但,能种地的土地除外哈。 朱常洵驳斥了吕谋的野望:“守护长城,守护我们的太平,这是我们的责任。” 吕谋笑着点头:“你说的对,但,现在我们即便设置重兵防守,也没那个能力。与其防守不利,我们何不放开?就像这次这样,放开长城,引诱满清不断进入,然后我们不断给予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