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儿突然懂规矩了,要单独独对自己的这个举动,倒是弄的崇祯一愣:“你什么时候想见父皇,还要用求见两个字啦,你不是即便朕在临幸妃子的时候,都能推门而入吗。” “我这不是已经参政议政了吗,我已经不是你的儿子了,而是你的臣子了,得讲究规矩了吗。” “呦呵,我的三儿还懂得讲究规矩啦?不野啦。” “别扯别的了,咱们爷们说正事。” 就这一句一出,当时把崇祯逗笑了:“这怎么又不是臣子,又是父子啦。” 吕谋也尴尬了,自己暴力催收时候,称呼地位左右横跳,习惯了。 回到御书房,“说正事吧。” “父皇,您知道蒙古还在施行牧奴制度吧。” 崇祯愣了一下:“这怎么啦,那是人家的管理方法,你操什么心。” “那父皇对祖大寿掌握的两营蒙古兵,有什么看法。” “我知道啊,但我们不能动他,最少现在不能动他们。” “那您知道满清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征服了整个蒙古的原因吧。” 崇祯就简直被自己的儿子,这东一榔头西一斧子的谈话方式给弄蒙了。 “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给您捋捋我要说什么哈。” “说吧。” “事情是这样的,满清征服了蒙古才强大,对吧。” “对。” “但蒙古还在施行牧奴制度,对吧。” “对。” “而蒙古人桀骜不驯,他们可以帮助满清征服天下,但也可能给满清,造成巨大的危险对吧。” “对啊,但现在还没有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然后,祖大寿回归,带来了我们没办法裁撤的蒙古两营对吧。” 崇祯就更蒙了:“你这么捋,我怎么听着越来越乱呢。” “不乱,一点都不乱。您知道祖大寿的蒙古两营,都是蒙古人吧。” “不是蒙古人,那叫什么蒙古两营啊。” “但这群蒙古人都是蒙古逃奴。据祖可法说,他们恨满清,才有祖大寿降清而蒙古两营一千,死战不降的是情出现吧。” 崇祯点点头:“这个,是朝鲜王子证明了的。所以朕才安心接受他们随祖大寿入关的。” “而他们更恨满清支持的他们的蒙古头人,他们随时都期盼着有朝一日,杀回蒙古,杀了他们曾经的头人,这您知道吗?” “在朕不道啊。” “那您现在不是知道了吗。” “知道了又怎么样啊。” “我们目前的国策,是想尽办法消弱消耗满清对吧。” “对啊。” “那削弱为虎作伥的蒙古,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 “朕似乎明白了。” 吕谋拍手:“父皇明白什么啦?” “你要出兵蒙古,征服蒙古?” 吕谋咧嘴:“我连自家事都忙不过来呢,我还哪有那能力出兵征服蒙古啊。” “你明白就好,不要被前面的几战胜利,冲昏了头脑,就以为你已经是战神,大杀四方脸,骄傲自满,要不得,要栽跟头滴。”崇祯趁机敲打一下三儿:“不过你不想征服蒙古,那你绕了这么大一圈,你到底要说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