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我可不止是导演啊 > 第五章 变故

第五章 变故


  雪花不知何时飘下,且越下越大。  江培安兄弟俩走在回去的小路上。  看着情绪低落的老哥,江培建嗦了口棒棒糖,咧嘴露出蛀牙,幸灾乐祸道:  “我就说李叔不会答应的吧,现在好了,人没请到还搭了两箱东西进去。”  江培安瞥了一眼他满嘴的蛀牙,平静道:  “我回去跟奶奶说,你又偷偷吃糖。”  江培建立刻炸毛:  “明明是你给我的零花钱!”  “我没让你买糖吃。”  江培建耷拉着脑袋,闷闷不乐道:  “我错了,哥。”  “嗯,那我就不跟咱奶说了……”  “谢谢哥……”  “我跟老婶说。”  江培安微微一笑。  江培建顿时面如死灰,她妈可比奶奶管他严厉多了!  逗弄了小堂弟一番,江培安心里舒畅多了。  眼下最大的问题还是找演员。  民间小调最大的突出点是唱调跟动作相结合。  虽说找普通人出演也可以,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调教。  这种调教不是拍电影那种对动作和台词精细化的打磨。  江培安只有一个要求,演员能无视镜头的存在,同时流利的说出台词和做出动作。  但普通人根本做不到,或者说学习成本特别大。  尤其是民间小调的主演们还都是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女。  不好意思面对镜头,台词记不住,动作不流利,都是他们主要面对的问题。  所以,江培安才打起李守国的主意。  他常年在舞台演出,经验足,动作到位,更重要的是唱调部分还不需要配音。  配角可以找普通人,但主角一定要有演出经验的人来担任。  尤其是李守国的形象又非常贴切。  民间小调说的就是家长里短,甚至内容有些粗俗。  讲的大部分都是受气婆婆强势儿媳、姐夫小姨子等家庭伦理。  所以在选角上要贴合大众,甚至长相比普通人还要不如才是最佳。  观众在看戏时一是看热闹,二是有代入感。  你找个帅哥当男主?根本就没人看!  江培安一开始在镇梆剧团里找演员,结果没有看上的。  演员们长得都太板正,形象太好。  李守国很合适,但他不愿意出演,言语中似乎很排斥镇梆剧团?  江培安也搞不明白他跟梆剧团之间的恩怨。  梆剧,又叫豫省梆剧、相城梆剧、姑苏梆子等。  源于豫剧四大声腔之一的沙河调。  因豫剧旧称豫省梆子,梆剧即豫剧在新安省北部和姑苏彭城一带的俗称。  梆剧是淮河以北的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  广受欢迎的原因,梆剧几乎在新阳市各个层级都有剧团。  市里县里,甚至乡镇都有梆剧团,江培安所在的江台镇就有。  剧团里有十几号人,农闲的时候就四处演出赚点外快。  镇上有红白喜事的时候也邀请他们登台演出。  但最近几年受下海风波影响,演员们纷纷辞演出门打工。  江台镇的梆剧团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事实上,戏曲剧团从八十年代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一直到江培安重生之前都未复兴。  后世江培安老家的县梆剧团改编为事业单位县演艺中心后。  还一直面临着人员工资待遇低,在职及退休人员均未办理社保、医疗、意外保险等保障性待遇的问题。  ……  呼出一口雾气,江培安紧了紧衣领。  还是回去继续在镇剧团里蹲守吧。  “哥……他是不是在喊咱们?”  江培建拉了拉哥哥的衣袖,指着后面的人说道。  江培安转头向后看去。  漫天飞雪中,一个踉跄狼狈的身影正朝他们跑来。  他很着急,但腿脚不便,不时摔倒又重新爬起,身上沾染着雪花和泥浆。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