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罪宴 > 第111章 锋芒藏心

第111章 锋芒藏心

老赵一抬眼皮,没好气反问:“你自己动脑子想想啊!”

以前老赵拿这句话说的时候,姜炎只当是一句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废话,但不知道怎么,姜炎心里就是一股无名火冒出来,不悦地回怼道:“我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老赵一愣,呵,姜炎的画风,还真是不一样了啊!

“怎么,有大项目可做,看不上我这小炉灶了?”

姜炎没想到老赵那么敏感,一时觉得自己失言,可是就这么一句话,又失言到了哪里,她有些委屈,但心平气和地说:“赵律师,就事论事,如果我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请你明确指出来,有利于我改正和进步,但是你让我自己去猜,如果我猜错了,改的也不对,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对我,对团队,都不是好事。”

大概以往姜炎一直低眉顺眼,从来没有跟老赵争辩过,导致老赵习惯了姜炎像个小绵羊一样的样子。

当律师的人,怎么可能没有锋芒,特别是诉讼律师。

恍惚间,老赵仿佛从她身上看到徐映松的样子。

十二年前,大家刚本科毕业,因为周秉文的缘故,三个人都有幸进了衡鉴所,刘主任只有两个实习律师名额,把谁匀到李写意律师名下,就成了难事,这个人肯定只能在徐映松与赵明成之间选择。

李律师本就是功成名就的老律师,她当年随同招商局开发深圳的诸多案例,至今都是法学院教材里的典型案例,但她荣誉退休后,几乎不再亲自办案子。律协考核实习律师时,要求实习律师交参与的十个案件或者非诉项目,得要有指导律师指导及批改的痕迹,且不说这十个案子哪里来,如果李律师不经常来,那意味着这个实习律师得要在办案子的时候,把这些“指导痕迹”做足了。

刘主任当时非常鸡贼,让李主任自己来选人,李主任就丢了两份一模一样的增资协议,让赵明成和徐映松同时去审查,写一份1000字的审查意见。徐映松绞尽脑汁写了五百字,赵明成洋洋洒洒写了近两千字。

李主任拿着徐映松写的审查意见,问他:“你为什么就写这点?”

“多少不重要,我觉得需要注意的重点都提到了。”他回答的语气,自信中还带点吊儿郎当的调调,那时候的徐映松远没有进化成后来那样温文尔雅的样子。

“你确定?”李主任眯着眼,故意诈他。

没想到,徐映松不服气地回答:“如果你觉得我有遗漏,可以当面指出来,让我学习一二!”

李主任没说什么,后来的结果就是,徐映松成为了李主任的实习律师,但李主任为他准备好了7个案子和三家法律顾问单位,听说在那几年里,是李主任带的实习律师里绝无仅有的待遇。

老赵看着姜炎,微微叹了口气,心平气和地对她说:“做非诉业务,跟做诉讼业务,最大的不同,是你要做一步想三步,你要查李玉城,就要预设好所有可能的不利后果。千万不要草率,像李玉城与愿见医疗之间存在关联关系这种事,是很大的事,不是小问题,以后第一时间先问我!”

“好!”姜炎点了点头。

“非诉业务里面,你稍微行差踏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你要有对风险的敏感性!”老赵叮嘱道。

姜炎不解,这么小一件事,哪来的风险?

但是老赵并不想多说了,于是姜炎离开他的办公室,回到了工位上。

可老赵忧心忡忡地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他是真不知道,一个锋芒藏心的人,到底适不适合做非诉律师。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