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她就无端端地掉下眼泪来了。
小提琴摆在书架最高处,此时无声胜有声,原来她是会矫情的。
放完假,姜炎又淹没在了工作文件堆里,老赵最近宛如人间蒸发了一般,连着一个多星期都没看见他活人,临近过年,客户们也逐渐消停了,大家的心思早就不在工作上,对面那个陆浓同样整天不见首尾,只是偶尔来一下就不见了。
姜炎依着老赵的指示,去找了专利部和反竞部①的律师们,听取他们关于对乘黄这个回购触发条件的诉讼分析意见,商竞部的大佬们整天忙着337调查之类的大案要案,对于乘黄这种小案子不怎么看得上,但还是基于给老赵面子,指了条明路,商业秘密侵权。
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如何取证?
哪怕老赵真打算把案子丢出去让别的律所来起诉商业秘密侵权,乘黄与愿见都是法律顾问单位,代表谁去应诉?手心手背都是肉,这事儿怎么看怎么蛋疼,说难听点,老赵就是在违法边缘疯狂试探也不为过。
在律师行业,利冲大过天啊!
束手无策,且无比棘手。
她一篇一篇翻着判例,最后在非常烦躁的情绪下,写完了诉讼策略分析,直接给了老赵一个全盘否定诉讼回购退出的意见,这就是她最真实的想法。
客户是上帝吗?
在其他行业,是,但在律师行业,绝对不是!
律师本来就应该站在合理的角度给出公允独立的专业意见,虽然为客户竭尽全力争取最大利益是原则,但这条原则不是要律师明看着前面一个坑还要愣往里面跳。
姜炎不理解老赵的做法,更加不认同。
可是,给一个否定意见是容易的,有理有据引用判例已经足够说明了,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
杨宴如的目的,防范乘黄的流动性风险波及基金本身,所以要退股,那除此以外还有别的方式路径可能实现吗?
姜炎又翻开了徐律师的笔记,她已经好久没有翻开过徐律师的笔记,不知道为什么,触摸到柔软的羊皮封面,她心里总是会无端端发毛。
关于乘黄医疗的笔记部分,她翻了无数遍,很多内容已经看得非常熟悉了,去年姜炎刚来的时候,徐律师正在撰写乘黄医疗的法律顾问半年报,他笔记里提到了汇总服务记录的事情,可是后来姜炎在硬盘里找来找去,都没有看到关于这份半年报的资料。
然而,在老赵给她的硬盘里,姜炎看到一个未完成的word文档,标题是《合规风险提示》,仅仅是一个大纲,以及一些零散琐碎的简述,大部分都是关于常见的劳动合规风险、业务合规风险、税务合规风险,但还有一个部分,知识产权合规风险里面,写了一句话:
----------------------
「对高新企业而言,知识产权是最核心的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价值建立在科学家团队的靠谱和稳定。相反的,企业不能被技术团队绑架了。」
----------------------
姜炎对比过前几年向乘黄进行法律顾问服务年报里的《合规风险提示》,这段话从没出现过,她揣摩着这段话的意思,徐律师从来不写无用的废话,虽然这份《合规风险提示》还是粗糙的草稿大纲,但徐律师既然会将这句话写进去,必然意有所指。
会否,他发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