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元旦初新。 “叮咚……” 听到别墅大门的电子按铃声,菲佣玛丽立马前去查看。 “您好……咦,张先森!您又来了!” 这个“又”字用的很奇妙,因为这代表着,眼前这个男人不是第一次来别墅了。 “哦,玛丽你好,几天不见,又漂亮了。” 男人大约三十余岁,体态消瘦,穿着名贵西装,正双手随意插兜,橘红色的小胡子与银色耳坠配饰,看起来时尚而又潮流。 而且几句话就逗得后者合不拢嘴。 但似乎想到了什么,人到中年的菲佣玛丽,泛黑的脸颊上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无奈之色。 “张先森,主人现在不见客的。” “我知道,我知道,上次你说过的,陈先生在闭关钻研学问。” 张万森仿佛毫不在意的笑着,但眼神却仍然忍不住朝着远处的别墅三层阳台飘去:“不过,都已经一个多月了,陈先生还没有出来吗?可真是……君子好学啊!” “这个,主家的事情,我们插不上什么话的。”菲佣玛丽站在门口:“要么张先森您下次再来?” “嗯,好啊。” 脸上依旧笑着,但转身离去后,张万森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别墅。 么得,什么狗屁好学,分明就是躲着老子! 暗暗骂了一句,他上了自己的宝马轿车,朝着窗外狠狠地吐了口唾沫,随后驱车而去。 或许是耐心已经在几個月的时间里消磨殆尽。 张家也算是港岛有名的大家族,但传承至张万森这一代,世家子弟的鳌头还是有的,可事实上的利益分配,就显然有些名不其实了。 就拿张万森来说,作为张家的第四代子孙,他每年只能从家族信托基金获得二百万港币的收入,至于家里的一些产业,包括上市公司股权之类的根本就没有他的份儿。 毕竟,老张家的子子孙孙多的是,他文不成武不就又算哪根儿葱。 但想要在港岛这个大都市过得更潇洒滋润一些,并且保持住世家子弟的生活水准,二百万根本不够花。 不够花怎么办?那就只能想办法去搞钱喽。 但钱要是好搞的话,就不会有钱难赚,屎难吃这种说法了。 虽然与一帮狐朋狗友招猫逗狗,并且靠着世家子弟的名头牵线搭桥左右逢源,多少有点进项,但吃资源嘛,口子小不说,早晚也有吃完的一天。 因此几年前,靠着内地的短视频风口,张万森投资了一些传媒公司。 结果大家想法一样,很多人也都看中了这个风口,资本涌入之下,张万森说不上血本无归,但银行贷款却是迟迟还不上了。 现金流断了。 无奈之下,他不得已借了高利贷。 但那玩意儿也是能随便借的? 借钱的时候你是世家子弟,一切好说。可借钱之后要是没钱还,人家刀头舔血的专业团伙可不会怕一个名不其实的世家子弟。 更何况,不搞清楚张万森的底子,人家也不敢借给你钱啊。 因此,最近一段时间,张万森饱受高利贷催收的烦恼。 不过,有次在夜店喝酒的时候,狐朋狗友之一,也就是工银里的小王给张万森出了个馊主意。 并不稀奇,就是简单的资产重组。 也就是将内地被套牢的传媒产业包装一下,然后重新打包卖出去,从而解套银行的债务。 小王也不知道他借了高利贷的事,还以为只是银行债务的问题。 但这个馊主意,明显给了张万森启发。 他眼睛闪闪发亮,顿时搂住了喝的面色坨红的小王。 “兄弟,好兄弟,你在银行有客户资源,给我介绍个买家如何,放心,亲兄弟明算账,无论成与不成,我一定包个大红包给兄弟你。” 嗯,一番鼓动之下,小王也上了心。 但张万森需要将钱抽到港岛才能偿还港岛银行贷款,这里面涉及到了内地的外汇结算制度,眼下金融口管理的如此严格,有谁会用宝贵的外汇资源,去换取一些经不起推敲的虚高产业? 直到某天,工银收到了一笔巨额外汇,负责业务的小王一番查证,发现收款的账户是个内地年轻人的时候,他忍不住眼前一亮。 毕竟只是透漏个消息嘛,无论成与不成,都能换取一个大红包,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