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过后,朱祁钰移步文华殿,开始批阅奏疏。 有了成敬在一旁伺候,金英便悄悄离去,转头来到坤宁宫。 孙太后早已等待多时,问道:“早朝所议何事?” 金英小心翼翼禀报:“今日朝会主要有两件大事,一是吏部提交了候补官员名单,二是募捐。” “募捐?” “郕王殿下得知国库空虚,便发动百官募捐,并以身作则,带头捐出白银二十万两,粮五万石,用以前线战事。” 孙太后很是意外,称赞道:“郕王心存大义,做的很好,百官反应如何?” 金英回道:“百官各自捐纳银钱不等,少则数十两,多则数万两,大同总兵石亨更是捐出全部家资,折合纹银约十二万两,仅次于郕王殿下,最终统计结果,共计白银八十万两,粮二十万石。” 孙太后不住点头,问道:“哀家倒是没看出来,石亨一介武夫,对皇上倒是忠心的很呢!” 金英脸上陪着笑:“国难当头,百官表现的尤为团结。” “唉!” 孙太后叹了口气,说道:“可惜内帑的银子都送给了瓦剌也先,否则,哀家也该代表皇上捐纳一些才是。” 金英说道:“郕王殿下还说,要从这笔钱粮中拿出一些,用来迎回皇上。” 孙太后脸上露出喜悦之色,说道:“哀家和皇后,还有几位嫔妃将各自的金银首饰整理到一起,凑了两口箱子,折算成白银大致有五万两,正准备让郭敬送出宫去,如果能从百官募捐的银钱中再拿出一部分,凑个十万两,迎回皇上就有希望了。” 金英闻言,顿时心中一沉,噗通跪下。 孙太后疑惑道:“你这是何意?” 金英叩首道:“太后娘娘息怒,今日早朝堂之上,百官反对用募捐钱粮迎回皇上……” 孙太后沉下脸,问道:“你说清楚些,是谁反对?郕王吗?” “不,不……郕王殿下提议,拿出一部分钱粮,用来迎回皇上,可是,兵部左侍郎于谦带头反对,其他人……也反对……” “于谦?” 孙太后柳眉紧蹙,问道:“哀家素来与他无冤无仇,为何突然发难?” 金英脸色苍白,低着头说道:“这……奴婢不知……” 孙太后又问道:“其他人呢,吏部尚书王直,户部左侍郎陈循,他们怎么说?” “王大人和陈大人没有说什么……” 孙太后想了想,继续问道:“吏部不是拟定了候补官员名单吗,为何不见王尚书来寻哀家?” “启禀太后,这份名单已经,已经……” “已经如何?” “吏部交内阁票拟,然后司礼监加印,郕王以皇上的名义下诏……” “你说什么?” 孙太后腾地站起身,问道:“数十名官员变动,这么大的事,哀家还没有看,谁让他下的诏?” “太后娘娘息怒,是礼部左侍郎杨善,他说……” 金英只感觉全身上下冒冷汗,说话的时候身体都在哆嗦。 “说了什么?” “杨大人说,皇明祖训,宦官和后宫不得干政……” “好啊,竟然将祖训搬出来!” 孙太后怒不可遏,说道:“即刻召吏部尚书王直觐见,告诉他,没有哀家的允许,所有官员变动均不作数!” “娘娘,王尚书恐怕不能来后宫觐见……” “为何?” “还是杨大人,说……说什么凡宫闱当谨内外,后妃不许群臣谒见,否则便是有违祖制,罪……当诛!”